首页> 中文学位 >武汉近代金融建筑再利用后评价
【6h】

武汉近代金融建筑再利用后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对象

1.3研究现状

1.4研究目的与意义

1.5研究方法及框架

1.6主要概念界定

第2章 武汉近代金融建筑概述

2.1 武汉近代金融建筑形成背景及发展历程

2.2武汉近代金融建筑基本特征

2.3武汉近代金融建筑现状概述

2.4本章小结

第3章:武汉近代金融建筑再利用评价体系构建

3.1评价体系概述

3.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与因子选择原则

3.3评价体系的构建

3.4 本评价体系应用原理

3.5本章小结

第4章 武汉近代金融建筑再利用现状评价分析

4.1 武汉近代金融建筑主要再利用类型

4.2 “整体保护”型实例评估——以汇丰银行为例

4.3 “功能转换”型实例评估——以华俄道胜银行为例

4.4 “内部重构”型实例评估——以四明银行为例

4.5 “新老融合”型实例评估——以金城银行为例

4.6 四种类型对比

4.7本章小结

第5章:优化策略

5.1 武汉在历史建筑再利用方面的不足

5.2 普适性优化策略

5.3针对性优化策略探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6.2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位于华中地区、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长江沿岸甚至内陆区域的商贸重地。其交通便利,有着丰富的特产,极大的利于商业活动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开设包括汉口在内的十余个通商口岸,并设立租界区。为了方便资本的掠夺,侵略者还在汉口租界区兴建了大量以欧式风格为主的金融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金融建筑被毁坏有些得以保存下来。近年来随着武汉经济的发展、城市形象的提升,社会开始逐渐关注这些遗留下的近代金融建筑,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许多修复和改造的工作。在再利用的过程中,这些被保留的金融建筑重新扮演起不同的角色。
  本文旨在通过对武汉租界区金融建筑修复与改造再利用成功案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展开评价分析,从而得出现阶段修复与改造再利用策略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同时,策略与策略之间进行综合对比,横向比较修复与改造再利用策略的适用性,为今后的金融建筑修复与改造再利用总结经验。
  本文在对武汉近代金融建筑修复与改造再利用实例进行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其发展历程、建筑特征、修复改造和再利用运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以武汉近代发展为背景,对武汉近代金融建筑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划分,并分析了各个发展阶段武汉金融建筑的发展状态和中国近代政治、军事、经济所处现状。
  其次,根据在研究总结前人在建筑评价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筛选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成功度法建立武汉近代金融建筑修复和改造再利用的评价体系。
  再者,依照武汉租界区近代金融建筑的改造再利用现状,将其修复与改造再利用手法分以下四种类型:整体保护型、功能置换型、内部重构型、新旧融合型,并针对每一种手法进行分析,使用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总结四种改造策略的经验和不足。
  最后,通过对评价体系所得出的结果进行研究,在价值因素改变成功度和再利用手法成功度两个方面综合对比四种修复与改造再利用手法,明确彼此差异,探讨其优势与劣势,其他金融建筑改造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针对武汉近代金融建筑,明确了评价因子,建立了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二、综合评价了武汉近代金融建筑修复与改造策略,并对改造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