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法制教育视野下的性侵犯罪预防研究
【6h】

法制教育视野下的性侵犯罪预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主要观点、基本结构

1.1.3 研究方法、创新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关于性侵犯罪预防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关于性侵犯罪预防的研究现状

第2章 预防性侵犯罪法制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概念

2.1 性侵犯罪现状与问题

2.1.1 现状

2.1.2问题

2.2 性侵犯罪法制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2.1 现状

2.2.2 问题

2.3 概念的厘清与理解

2.3.1 概念的厘清.

2. 3.2 概念的理解

第3章 性侵犯罪的成因及其变迁

3.1 能力的多元化缺失

3.1.1 个人自我教育与约束能力缺失

3.1.2 家庭教育与监管能力缺失

3.1.3 社会教育与管控能力缺失

3.1.4 规避情景原因的能力缺失

3.2 性侵犯罪与伦理变迁

3.2.1 强奸犯罪的伦理变迁

3.2.2 婚姻伦理变迁

3.2.3 性伦理变迁

3.3 性侵犯罪与文化变迁

3.3.1 西方性文化的渗透

3.3.2 科技文化与性普及

第4章 预防性侵犯罪法制教育内容

4.1 性侵犯罪法制教育的原则

4.1.1人性化的原则

4.1.2 法制化的原则

4.1.3 系统化的原则

4.2 性侵犯罪法制教育主客体分析

4.2.1 性侵犯罪主体法制教育分析

4.2.2 性侵犯罪客体法制教育分析

4.2.3 两类特殊身份的性侵

4.3 构建性侵犯罪预防体系

4.3.1 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打击性侵犯罪

4.3.2 加大打击力度,震慑性侵犯罪

4.3.3 筑起思想防线,提高识别能力

4.3.4 传播相关法律知识,培育法制观念

第5章 结 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中国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大数据等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特点,而这一变化就可以概括为社会变迁,正因为当代中国的巨大的社会变迁,又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其中各种犯罪问题不可回避,而性侵犯罪尤其格外引人关注,因为它具有特殊性。中国社会的性侵犯罪与贫富悬殊、劳资纠纷、族群冲突、生活空虚、思想堕落、法律有空可钻等密切关联。对当代社会变迁的社会生存环境进行反思,特别是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潮和我国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进行防范,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法制观延展到性侵犯罪的领域,对在30多年来的中国社会的伦理变迁和文化变迁与性侵犯罪之间的关联进行条分缕析的解剖。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性侵犯罪是一种古老而常见的犯罪,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它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人类的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强奸犯罪也有着不同的诠释。但是在各个历史时期,强奸犯罪总是能引起社会大众最广泛的关注,成为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之一,性侵当然不止于强奸犯罪,还有许多其他表现。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使得性侵犯罪呈现出于以往时期不同的历史特点,带来新的社会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30多年来的这一犯罪现象进行研究,窥一斑而见全豹,折射性侵犯罪在当代中国大多数地区的普遍状况。论文从法制教育与性侵预防的角度出发,以对人的研究分析为线索,对犯罪人及被害人进行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犯罪心理多角度进行研究分析,采用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强奸犯罪案件多发的原因及所呈现出的特点,探讨当代社会变迁背景下性侵犯罪引发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婚内强奸等。论文通过对性侵犯罪产生的原因进行解析,加强法制教育和加大打击力度是有效防范和阻断性侵发生的有效手段。论文还根据对该犯罪状况的研究提出预防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