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兴洲70年代乡土建筑时代性研究
【6h】

天兴洲70年代乡土建筑时代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的缘起及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课题研究综述

第2章 传统乡土建筑简介

2.1 中国传统乡土建筑

2.2 西方近现代设计思潮对于乡土建筑的影响

第3章 7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概况

3.1 中国70年代时代背景

3.2 计划经济下的城乡关系变迁

第4章 天兴洲70年代乡土建筑类型分析

4.1 天兴洲区域概况

4.2 天兴洲70年代乡土建筑的基本类型

4.3 影响天兴洲70年代乡土建筑形成的基本因素

第5章 天兴洲70年代乡土建筑空间功能探究

5.1 堂屋

5.2 厨房

5.3 卧室

5.4 厕所

5.5 楼梯

第6章 天兴洲70年代乡土建筑时代性“建构”思考

6.1 模式方言

6.2 天兴洲70年代乡土建筑“时代性”的建构内核

6.3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建筑所谓的“时代性”,并不是单纯的时间轴线概念,体现的是一种人类不断演化的生存方式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关联过程,这一过程也要求建筑实质上始终无法脱离人类活动单独存在。乡土建筑从属于建筑这一大概念之下,但大多数的乡土建筑却被排斥在正统的建筑学之外,包括近代以来绝大部分的建筑设计师,对于乡土建筑一致体现出一种或多或少的冷漠态度,这种冷漠的态度很大程度取决于乡土建筑在建筑学中关于美感、设计或是技术工艺方面的欠缺。然而这些方面的欠缺,很大程度的原因是我们对于农村社会结构、社会活动方面认识上的不足导致。 全世界大约有近10亿个住所是由居住者自己建设的,这一行为也阐释了乡土建筑“上栋下宇,以避风雨”的概念;“居者有其屋”,人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积淀于时代之中。而乡土建筑的“时代性”一方面体现在乡土建筑始终具备丰富而延续稳定的历史,另一方面体现在乡土建筑与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抛开建筑学对于乡土建筑的传统成见,以“建构”之下的时代性眼光,讨论建造如何构成建筑的意义而非建造在建筑之中的意义,是我们对于当下乡土建筑研究的新的选择方向。城乡关系在现今时代的语境下愈发变得复杂、无序,城乡中的建筑也是如此。城乡之间的差异是否也造就了城乡乡土建筑在空间上的不同?这一问题值得当代设计师进行较为深度的思考,流离于社会相关的乡土建筑研究是徒劳盲目的。本文以相对“建构”的观念分析、研究天兴洲70年代乡土建筑时代性进行分析、研究。“建构”思维不是批判,也不是弘扬,在“建构”思维之下对于乡土建筑的探究更多的是对于一个历史时期,或者一个时代面貌的还原,也是对于农村日常生活方式与建筑空间关系的解读。 本文以天兴洲70年代乡土建筑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近代中西方乡土建筑的相关发展历程,以“以小见大”的视角、维度,论述乡土建筑时代性的相关观点,用相对细致的态度把握天兴洲乡土建筑的空间,从堂屋、厨房、卧室等功能性空间与近现代城市家庭住宅空间进行有机的对比,引出关于乡土建筑在时代影响之下潜藏于建筑形式之下的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社会发展、社会活动以及人的心理意识等几方面的“建构”思维探寻出乡土建筑历史的“真实性”以及形态的“典型性”。

著录项

  • 作者

    李双安;

  •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学科 设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蒋中秋;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环境与发展;构造地质学;
  • 关键词

    天兴洲; 乡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