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与“空”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6h】

“白”与“空”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综述

1.1.1 选题来源与背景

1.1.2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2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由“物自性”到“白”与“空”

2.1“物自性”的提出

2.1.1 “物自性”提出的原因

2.1.2 “物自性”提出的目的与意义

2.2“物自性”、“白”与“空”

2.2.1 “物自性”

2.2.2 “白”

2.2.3 “空”

2.2.4 三者的关联

2.3“白”、“空”与“留白”的差异

第3章 室内设计中的“白”与“空”

3.1室内设计中的“白”

3.1.1 “白”的色彩及其“触”之美

3.1.2 “白”的感受及其“度”之美

3.2室内设计中的“空”

3.2.1 “空”的机前及其“推敲”之美

3.2.2 “空”的意境及其“韵”之美

第4章 “白”与“空”在室内设计应用中的原则与方法

4.1“白”与“空”在室内设计应用中的原则

4.1.1 易于理解

4.1.2 谨慎克制

4.1.3 在细枝末节处保持一致

4.1.4 革新与环保

4.1.5 经久永恒

4.2“白”与“空”在室内设计应用中的基本方法

4.2.1 言“物自性”,寻切入点

4.2.2 具体手法

第5章 实验:“白”与“空”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的设计实验探析

5.1“物自性”——寻找其存在的意义

5.1.1 居住建筑室内设计

5.1.2 公共建筑室内设计

5.2设计实验中形成的表现形式

5.2.1 空间二次设计

5.2.2 界面形态设计

5.2.3 家具陈设设计

5.3 “白”与“空”——“物自性”的反馈

5.3.1 “白”与“空”作为室内设计语言的可行性

5.3.2 “白”与“空”作为室内设计语言的可靠性

第6章 研究小结及其展望

6.1研究的创新及主要研究成果

6.1.1 “物自性”为依据的室内设计新概念

6.1.2 “白”与“空”为美学核心室内设计语言的初步构建

6.2研究不足之处及今后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表3-3中国传统颜色中关于白色的名称及其来源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物自性”本身的探究,了解其与室内设计本质的关系,通过两者间的转化,追寻“白”与“空”的表达,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了解室内设计中“白”与“空”在“物自性”上的表现。 “物自性”表现为物我一体,抛弃掉“物”与“我”的对立,透过物展现其道。由于剥离了其间的对立,便不再依据自身喜好评判事物,设计便更加实际客观。依照本质——而绝非视觉形式或机器伦理——才能促进理论与感性的融合。通过探寻室内设计中的“物自性”表达,研究其间的理论与设计语言的转化,有助于在理性与感性、文字与视觉中建立一种更加直观明确的关系链条,方便室内设计的最终展现,而不再仅停留于感受或语言描述上的感性模糊中,为进一步研究其理论与设计语言转化下的“白”与“空”的应用研究做准备。 文章分为六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推论“物自性”与“白”、“空”的转化,即关联。第三章通过对案例的比较与归纳,并按照前一章转化得出的结论总结室内设计中“白”与“空”的表现形式,为下一章中具体手法打基础。第四章介绍相关原则并进一步完善基本方法。第五章为实验性的研究,通过前面总结的原理与方法,回归到室内设计中去,进行设计探寻。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及其展望。

著录项

  • 作者

    陈玲令;

  •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学科 设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双全;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管理学;
  • 关键词

    室内; 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