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困境研究
【6h】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困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 “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研究

1.3.2 高等工程教育转型的相关研究

1.3.3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困境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制造2025”与高等工程教育转型的关系研究

1.3.5 研究述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中国制造2025

1.4.2高等工程教育

1.5 研究方法、思路

1.5.1采取的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等工程教育转型的必要性

2.1 转型发展是高等工程教育摆脱现实困境的最佳出路

2.1.1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与“中国制造2025”需求不匹配

2.1.2“中国制造2025”倒逼高等工程教育转型

2.2 转型发展是高等工程教育实现自身发展与产业结合的根本途径

2.2.1“适销对路”是高等工程教育和产业的共同呼唤

2.2.2产教结合实现高等工程教育自身价值

2.3 转型发展是高等工程教育应对未来挑战的自觉回应

2.3.1 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呼唤

2.3.2 “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

2.4 转型发展是高等工程教育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必然选择

2.4.1“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新工科

2.4.2高等工程教育转型是适应新工科建设的选择

第3章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等工程教育转型的理论探讨

3.1“中国制造2025”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关系

3.1.1“中国制造2025”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机遇和挑战

3.1.2高等工程教育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人才支撑

3.2“中国制造2025”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新要求

3.2.1适应创新驱动的特征要求:创新型的工程教育理念

3.2.2适应质量为先的特征要求:质能型的综合培养目标

3.2.3 适应绿色发展的特征要求:生态型的新素质要求

3.2.4适应智能制造的特征要求:智能型的新技术能力

3.2.5 适应全程服务的特征要求:服务性的知识结构

3.3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等工程教育转型的目标

3.3.1教育理念转型:从传统工程教育理念转向现代工程教育理念

3.3.2课程构架转型:从面向学科转向面向需求

3.3.3教学方法转型:从传统教学方法转向现代教学方法

3.3.4社会服务转型:从科研成果导向转向以科研服务教学

3.3.5教育评价转型:从传统教育评价转向现代教育评价

第4章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等工程教育转型的困境分析

4.1高等工程教育自身面临的困境

4.1.1 理念上科学与工程混淆

4.1.2 内容上教学与应用脱节

4.1.3 资源上产企与高校分隔

4.1.4 方法上灌输与应试盛行

4.2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等工程教育转型中的困境

4.2.1教育理念转型困境

4.2.2教育制度转型困境

4.2.3课程体系转型困境

4.2.4实践教学转型困境

4.2.5社会服务转型困境

第5章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困境的主要成因

5.1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困境的内部成因

5.1.1高校缺乏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发展方向

5.1.2高校工程类专业建设学术化

5.1.3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付诸形式

5.1.4工程类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5.1.5现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与机制束缚

5.2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困境的外部成因

5.2.1现行高校评价制度的制约

5.2.2高校办学体制的制约

5.2.3校企合作育人的法律制度缺失

第6章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困境的突围之策

6.1新理念:确立现代工程教育理念

6.2新工科:构建现代工科专业体系

6.3新模式:探索现代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6.4新方法:推进CDIO式工程教学方法

(1)采用案例教 学方式

(2)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

(3) 开展互动式教学

6.5新师资:培养适应现代工程教育的教师队伍

6.6新机制:创建现代工程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6.6.1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6.6.2校企联合共同制定培养目标

6.6.3建立现代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

6.6.4保障产学研合作的培养过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展开▼

摘要

“中国制造2025”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包括智能性、品质性、生态性、人文性、创新性等。高等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高级工程人才,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实施,引发了中国新一轮工业革命,呼唤工程教育转型发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工程人才。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分析方法,聚焦研究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转型的困境与原因,以及转型困境的突围之策。 本研究以“中国制造2025”为背景,从高等工程教育摆脱现实困境、实现自身价值、应对未来挑战和适应新工科建设出发,阐述了其转型的必要性。研究认为:“中国制造2025”为高等工程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高等工程教育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人才支持。“中国制造2025”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创新型的工程教育理念、质能型的综合培养目标、生态型的素质新要求、智能型的新技术能力以及服务性的知识结构。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高等工程教育转型的目标为:教育理念从传统工程教育理念转向现代工程教育理念、课程构架从面向学科转向面向需求、教学方法从传统教学方法转向现代教学方法、社会服务从科研成果导向转向科研服务科学以及教育评价从传统教育评价转向现代教育评价等五个方面。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存在五个困境,即教育理念转型困境、教育制度转型困境、课程体系转型困境、实践教学转型困境以及社会服务转型困境。教育理念转型困境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依赖性、对现代工程教育认识的肤浅性以及教育理念转型的艰巨性;教育制度转型困境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的引导不足、高校评价制度学术偏向以及传统制度习惯强势运行;课程体系转型困境主要表现为学科规训的突围艰难、课程设置遵循理论逻辑以及课程内容与时代需求脱节;实践教学转型困境主要表现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的缺乏、校企实质性合作育人困难、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以及高水平工程类教师缺乏;社会服务转型困境主要表现为现代企业的制度和技术先进于高校、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甚微以及高校培养的工程人才不能适应现代制造业的需要。 最后,论文从内外两个维度入手探析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困境的成因,从新理念、新工科、新模式、新方法、新师资、新机制六个方面提出了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困境的突围之策,即构建现代工程教育理念、构建现代工科专业体系、探索现代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CDIO式工程教学方法、培养适应现代工程教育的教师队伍以及创建现代工程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著录项

  • 作者

    张孟芳;

  •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学科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安富,贾勇宏;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教育学;
  • 关键词

    中国制造; 高等工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