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金融风险及分担机制研究
【6h】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金融风险及分担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1.4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创新点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研究方法

1.5.2技术路线

第2章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金融供求分析

2.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2.1.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范围界定

2.1.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1.3农村金融发展程度将影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

2.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金融需求分析

2.2.1农地出让模式的金融需求分析

2.2.2农地租赁模式的金融需求分析

2.2.3农地抵押模式的金融需求分析

2.2.4农地作价入股模式的金融需求分析

2.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金融供给分析

(1)农地银行模式

(2)农地担保模式

(3)农地融资租赁模式

(4)农地流转信托模式

(6)农地证券化模式

2.4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金融供求的相关关系

2.4.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村金融供求的影响

2.4.2农村金融供求失衡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

第3章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影响分析

3.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的内涵与分类

3.1.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的内涵

3.1.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的分类

3.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3.2.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同模式的金融风险

3.2.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同参与主体的金融风险

3.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产生原因

3.3.1外源性金融风险产生原因

3.3.2内源性金融风险产生原因

3.4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产生的影响分析

3.4.1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3.4.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影响分析的结论

第4章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总体设计

4.1农地改革中金融风险分担机制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1.1金融风险分担机制设计的必要性

4.1.2金融风险分担机制设计的可行性

4.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分担机制的总体框架

4.2.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分担的主体

4.2.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分担的目标

4.2.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分担的原则

4.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分担机制设计

(1)建立以农村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风险分担体系

(2)推行政府为主导的常规宏观调控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第5章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实现与应用——基于参与主体金融风险分担能力评价的视角

5.1影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分担的主要因素分析

5.1.1参与主体对金融风险价值的认识度

5.1.2参与主体的金融风险承受能力

5.1.3参与主体对金融风险的态度

5.2 参与主体金融风险分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金融风险分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择

5.2.2金融风险分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

5.3金融风险分担机制的应用:典型案例分析

5.3.1试点地区现状及金融风险分担主体分析

5.3.2参与主体金融风险分担能力评价及经验总结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主要结论

6.1.1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制约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

6.1.2农村金融供求不平衡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存在金融风险

6.1.3金融风险分担机制的构建是改革推进的必然选择

6.2政策建议

6.2.1深化农村供给侧改革

6.2.2设计合意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6.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展开▼

摘要

农村土地不仅是农业生产经营、农民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资料,更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融资最大的“沉睡资本”。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重大进展,截至2015年2月已有三十三个试点地区开展三项试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无法满足土地制度改革带来的金融需求,由此引发的供需矛盾和改革初期相关制度、法律的不健全,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蕴藏着金融风险的隐患,不仅影响农业安全系统、农地流转市场以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也将影响本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 本研究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现实背景出发,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提出金融风险分担机制设计不仅可以防范和化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金融风险,也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要措施的结论。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供求的分析,深入探究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中因金融供需不均衡及其他客观因素而引起的金融风险,包括风险的分类、表现形式以及具体的产生原因;其次,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金融风险对农业安全、农地流转市场、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再次,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分担机制设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而针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构建科学的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总体框架。最后,通过对参与主体金融风险分担能力的定性分析,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分担能力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以及专家对试点地区指标打分结果,测算典型试点地区各主体金融风险分担能力的评分,最终设计符合典型试点地区特点与现实情况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实现因地制宜的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方案。 通过研究,不难得出目前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制约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程,而正是农村金融供求的不平衡使得改革中存在金融风险的隐患,因此构建合意的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是改革推进的必然选择,利用科学方法设计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是本篇研究的关键。

著录项

  • 作者

    邹若然;

  •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学科 应用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喻平;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