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可靠性理论在系统安全中的拓展——PFMRA分析法
【6h】

可靠性理论在系统安全中的拓展——PFMRA分析法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系统安全理念

1.3 事故至因理论

1.3.1 事故频发倾向论与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

1.3.2事故遭遇论与轨迹交叉论

1.3.3能量意外释放论

1.3.4管理失误论

1.4安全评价概论

1.4.1 安全评价定义

1.4.2安全评价目的

1.4.3 安全评价的要求

1.4.4安全评价的作用

1.4.5 安全评价的意义

第二章危险源的辨识及其分类

2.1 危险源理论简介

2.2第一类危险源分析

2.3第二类危险源分析

第三章常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优缺点

3.1 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性分析法)简介

3.1.1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的涵义

3.1.2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操作过程

3.2 FTA(故障树分析法)简介

3.3 PHA(预先危险性分析)简介

3.4 SCA(安全检查表法)简介

3.5.几种方法特点对比

3.5.1 FMEA优缺点

3.5.2 FTA优缺点

3.5.3 PHA优缺点

3.5.4 SCA优缺点

第四章PFMRA(预先故障模式与风险分析)系统安全分析法的提出

4.1 前期工作

4.1.1 组成PFMRA团队

4.1.2 资料搜集

4.2 PFMRA分析程序

4.2.1 系统定义

4.2.2 建立功能方块图

4.2.3 建立可靠度方块图

4.2.4系统危险源的辨识

4.2.5 故障模式分析

4.2.6 故障效应分析与严重程度评点

4.2.7故障原因分析

4.2.8 故障模式发生概率评点

4.2.9 故障检测方法分析与评点

4.2.10风险性分析

4.2.11 基于风险性的FTA(Fault Tree Analysis)再分析

4.2.12 建议改正措施

4.2.13 填写PFMRA分析表

4.3 PFMRA结果的应用

第五章PFMRA法应用实例

5.1前期工作

5.2 PFMRA分析过程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安全系统工程是当代正在发展和完善的一门新科学。它是以生产过程中的人、机、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消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危险因素为目的,把要研究的安全问题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分析预测、评价,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使系统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PHA、FMEA、FTA、SCA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适用范围也大不相同。其中普遍的问题是不能够将结果量化,大都只能给出定性的结果,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持,说服力不强。 本文在认真研究以上各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之后,将PHA、FMEA、FTA、SCA四种方法融合到一起,取长补短,提出将可靠性理论引入到分析过程中,形成新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预先故障模式与风险性分析(PFMRA)法。该方法可以做到让分析过程从定性到定量,再从定量回到定性,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使分析过程和所得到的结果更科学、更符合安全工程实践。所提出的PFMRA分析法可以有效地应用到系统安全分析中,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度,对于减少安全工作者的工作量也是大有帮助,从而对指导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