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6h】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相关概念

2.1.1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

2.1.2 公允价值的概念

2.1.3 计量模式的政策变更

2.2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的优劣势

2.2.1 成本计量模式优势

2.2.2 成本计量模式的制约因素

2.3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的优劣势

2.3.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点

2.3.2 公允价值计量的劣势

第3章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及对财务的影响

3.1 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分析

3.1.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未普遍采用

3.1.2 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各异

3.1.3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困境分析

3.2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财务的影响

3.2.1 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3.2.2 对资产营运能力的影响

3.2.3 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实证分析

4.1 提出研究假设

4.2 变量设计与建模

4.3 描述性统计

4.4 多重共线性分析

4.5 回归结果分析

4.5.1 模型一的回归分析

4.5.2 模型二的回归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的举措

5.1 改进企业会计准则

5.1.1 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限制门槛

5.1.2 增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行性

5.2 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5.2.1 建立专业的房地产评估机构

5.2.2 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5.3 优化公司的自身能力

5.3.1 建立公允价值信息系统

5.3.2 提高会计人员的相关素质

第6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6年有选择的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真实地反映企业持有的房地产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也促进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大程度的趋同,但时至今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却很少。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若干量化财务指标,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选择会计政策的依据;通过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验证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增强了投资者的决策能力,以期获得公允价值模式实施效果的证据,为准则制定者提供决策上的支持,进一步推广公允价值模式在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中的施行。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对比分析法从理论上介绍了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概念、两种计量模式各自的优缺点;然后,以2011-2013年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市场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统计分析法对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对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的影响;进而,通过实证研究法对样本公司股票价格与年度财务报告中会计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运用Ohlson价格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试图验证公允价值的采用是否能为投资者提供价值相关的信息。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改进措施,可以从准则的修订、房地产市场的完善及企业自身等方面来推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运用。

著录项

  • 作者

    张春燕;

  •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余学斌;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会计;
  •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