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6h】

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理论基础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3 公共产品理论

2.4 公共选择理论

2.5 财政分权理论

2.6 科学发展观

第三章 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分析

3.1 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3.2 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3.3 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3.4 问题存在的原因

第四章 推进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及建议

4.1 用好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

4.2 改善交通条件,发展卫星城镇

4.3 打破“二元户籍”,实施公平保障

4.4 聚焦民生事业,优化转移支付

4.5 统一最低标准,调节社保基金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贫富差距逐渐增大,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对我国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造成了较大的阻碍。研究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缓和当前社会矛盾,协调经济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现状的分析与研究,以十堰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特点为例,指出我国目前存在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制的缺陷、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弊端四大问题。其中,基本公共服务服务制度体制的缺陷包括:城乡分割的二元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依然存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率较低,颠倒了与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的公共投入的优先级,基本公共服务的调节作用及再分配作用弱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制度安排问题等五个缺陷;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则体现在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以及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三个方面;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弊端则集中表现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不完善、不科学、无约束力三个方面。而造成这四大问题的原因可概括为:经济水平落后限制基本公共服务的充足供给;发展理念的缺陷制约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制约基本公共服务的适时供给;具体制度安排设计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供给。
  针对以上问题得出我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相应的五大对策与建议,即用好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改善交通条件,发展卫星城镇;打破“二元户籍”,实施公平保障;聚焦民生事业,优化转移支付;统一最低标准,调节社保基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