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及优势产业选定
【6h】

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及优势产业选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郑重声明

引言

第一章 理论基础: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学说的研究

第一节比较优势理论的模型与统一

一、比较优势的概念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模型

三、一个统一体系的描述

第二节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及内容

一、竞争优势的概念

二、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观点

三、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国家层次的关系:比较优势理论包含竞争优势观点

一、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一致之处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部分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联系和共同点

第四节企业层次的推论:超额价值就是一种比较优势

一、波特三部曲的内在逻辑

二、比较优势概念和超额价值概念实质的同一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不统一

第五节波特之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制度环境

一、波特理论的特定时代背景

二、波特制度环境说的缺陷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意义:为什么是中国?为什么是现在?

第一节时间:产业竞争力与新经济

一、信息技术对企业和国家竞争范围的影响

二、竞争景框的概念

三、战略、优势与IT:波特的观点与局限

四、信息技术与竞争景框:本文的观点

五、新国际分工与国家价值链

第二节空间:产业竞争力与中国

一、制造业中心转移带来的战略机遇期

二、入世影响及应对

第三节研究意义:两个空白的填补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实证空白

二、中国优势产业的选择空白

第三章 评价方法:现存问题与本文观点

第一节研究现状与回顾

第二节常用评价方法与指标分析

一、多因素法

二、生产率法

三、进出口数据法

第三节与波特方法的研究比较

一、波特的评价方法

二、波特竞争力体系的固有矛盾

第四节本文的观点:产业竞争力四层次论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实证:合适的评价指标与产业分类法选择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关注点

第二节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第三节编码和分类

第四节分析与发现

一、对应产业竞争力四个层次的四种评价方法

二、几种常见分类法及问题

第五节选择结论

一、评价方法与指标选择

二、产业分类法选择

第五章 数据分析: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际评价

第一节评价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指标的应用

三、分类法的确定

四、参照物的选取

第二节评价过程与发现

一、劳动生产率的评价

二、销售收入的评价

三、总资产贡献率的评价

第三节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一、将全员劳动生产率和总资产贡献率组合分析

二、结合产品销售收入进行考虑

第四节与新兴主导产业选择结论的比较

一、优势产业选择和主导产业选择结果的重大差异

二、不一致显示出的中国制造业问题

第五节合理的中国制造业布局

第六章 结论模型:新钻石理论及其政策含义

第一节钻石模型的四个支点:波特的问题

一、要素条件

二、需求条件

三、相关与支持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第二节比较优势的四个来源:构建新模型

一、自然资源

二、劳动力

三、资本

四、技术

第三节新理论模型的政策含义

一、有关政府职能的主要观点

二、有效的产业政策

三、自由、开放、竞争:政府职能的关键词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启示:从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看产业竞争力与政府作用的关系

第一节摘要:主要观点中的五个严重问题

第二节两对基本概念的混淆

一、在竞争力的层次上,混淆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二、在竞争力的主体上,混淆政府作用与企业作用

第三节文中:其它不能不指出的错误

第四节本章小结

附录:2002年数据评价及与第五章中2003年数据结果比较

一、劳动生产率的评价

二、销售收入的评价

三、总资产贡献率的评价

四、组合分析

五、附录内容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论文从三个方面做了以下这些创新性的工作:在理论方面,应用比较研究法,梳理了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指出了二者在定义和原理等方面的相同和相似:在方法部分,该文应用内容分析法,对有关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实证文献进行了详尽分析.在实证部分,该文应用统计分析法,根据2003年和200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在华三资企业群体作为参照物,对28个制造业行业进行了实际评价与结果分析,找出了其中的竞争力强者与弱者,发现了中国制造业存在的规模与优势背反问题,即竞争力强(劳动生产率和产业利润率双高)的一般是销售收入低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