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视阈下中国对非投资的发展
【6h】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视阈下中国对非投资的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导论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改革开放是马克思全球化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1.1.2“中国梦”与“非洲梦”是相通的

1.2研究现状

1.2.1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研究的重点

1.3.2研究的难点

1.3.3研究的创新点

1.4研究方法

1.4.1科学抽象法

1.4.2矛盾分析法

1.4.3理论联系实际

1.4.4历史分析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1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发展沿革

2.2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核心内容

2.2.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2.2资本

2.2.3国际分工

2.2.4世界市场

2.2.5国际价值

2.3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2.3.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沿革

2.3.2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在中非合作方面的实践化

2.3.3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在中非合作方面的当代问题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发展

3.1中国对非洲的援助

3.1.1中国对非援助的历史阶段

3.1.2中国对非援助的特点

3.1.3中国对非援助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3.2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历程

3.2.1对非洲投资的探索起步阶段

3.2.2对非投资的稳步推进阶段

3.2.3对非投资的快速多元发展阶段

3.3中国对非洲投资的现状

3.3.1投资规模

3.3.2投资区域

3.3.3投资领域

3.3.4投资主体

3.3.5投资模式

3.4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动因

3.4.1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动因

4 中国对非洲投资的机遇

4.1非洲的复兴

4.1.1非洲复兴历程

4.1.2非洲复兴的机遇

4.2中国对非战略合作转变

4.2.1中非战略合作背景

4.2.2全球化背景下的中非新战略

4.3中国政府对非投资的新举措

4.3.1建立中非合作的常态机制

4.3.2中国政府更加重视非洲经济特性

4.3.3中国政府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更加注重突出重点

4.3.4中国政府更加重视中非合作各领域相对均衡、协调发展

4.3.5中国政府更加重视中非合作体系与国际体系之间的联系

4.4中非广泛、全面的互补性

4.4.1中国资源短缺现状需要非洲补充

4.4.2中国经济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带给中非合作的机会

4.4.3非洲边缘化给中国带来的机会

4.4.4非洲巨大的市场容量

4.4.5中非双方都有扩大和深化合作的需求和愿望

4.5中非合作最佳战略机遇期

4.5.1中国经济正处于产业转移的高潮期

4.5.2中国技术和资本输出需求旺盛

4.5.3中国正处于国民精神的上升期

4.5.4世界其他经济体非洲战略机遇的丧失

5中国对非投资面临的挑战

5.1国际社会的挑战

5.1.1挑战与质疑

5.1.2驳斥及证明

5.2非洲因素

5.2.1非洲政治因素

5.2.2非洲经济因素

5.2.3非洲文化和法律因素

5.3中国因素

5.3.1中国对非投资宏观上缺乏规划和指导

5.3.2中国对非投资监管和服务体系滞后

5.3.3中国对非投资主体管理、技术能力差

5.3.4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5.3.5中国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5.3.6中国企业忽视当地劳工法规

6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对中国向非洲投资的当代意义

6.1.1马克思主义的资本逻辑理论

6.1.2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与国际竞争势力的博弈

6.1.3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6.1.4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6.2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对中国向非洲投资的实践意义

6.2.1中国对非洲的投资的政策及机制建设现状

6.2.2中国对非投资的政策性建议

6.2.3中国对非投资的机制建设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中国对非投资,在学界是一个比较新的、未曾深入涉及的领域,也是一个有着巨大实践意义的命题。在实现中国梦的同时,非洲人民也要实现非洲梦,本文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对非投资,并寻找中国梦和非洲梦的结合点,以求共同梦想的实现。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蕴含着经济全球化思想。从列宁、斯大林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均作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核心范畴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价值等。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中,毛泽东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绘制了行动蓝图,江泽民全面实施战略,胡锦涛深化思想内涵,习近平则提出了新时期的战略目标及框架。 目前,中国的投资模式在非洲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并不十分完美。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中国的对非投资是不是单纯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中国对非的资本输出是不是“新殖民主义”?只有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才能有效地指导实施对非投资战略。 对非投资属于中非经贸合作,在本质上应该属于“南南合作”的范畴,不单纯是资本输出和资本输入的关系,更不是什么“零和博弈”,而是合作共赢的一种双边关系。中非合作始终秉承政治上独立自主、在经济上共同发展的原则,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外延和深化。中国对非投资的根本动因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符合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双方的经济发展需求,既有利于中国开拓海外市场、缓解资源能源短缺,也有利于实现中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中国的对非投资一贯坚持不干涉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不排他原则,且具有一定的结构特性。据数据统计,在中国的对非投资中,制造业、金融业和建筑业占到60%以上,与能源和资源相关的产业只有30%,这说明我们的绝大多数投资集中在金融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显著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发展。这些数据说明,相对于西方国家,实施的是一种互利共赢的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西方的“新殖民主义”截然不同。 勿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对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使生产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利用和充分发展。本文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揭示了历史和当代的全球化问题,这对于理解和判断中非合作的机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还从考察非洲复兴的历程与机遇以及中国对非战略合作的转变入手,从中分析和归纳出中国政府对非投资新举措的必然性,从而得出中非合作存在广泛、全面的互补性,中非合作处于最佳战略合作期的结论。中非之间悠久的合作历史、长期友好的伙伴关系、政治上的互信和互助、经济上的互补和依赖、文化上的沟通和融合、发展上的相似和契合等等,都为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非合作、特别是中国对非投资,提供了无可估量的发展机遇。 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性,这在中非投资方面的负面作用随着合作的深入不断显现。中非投资合作发展迅猛,但并不代表尽善尽美,快速并不代表“健康”和“可持续”。首先,在国际上面临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挑战;其次,在非洲还面临着政治多变、经济落后和文化冲突上的挑战;第三,自身也面临着缺乏宏观指导、监管服务体系滞后、投资主体能力较差和企业社会责任薄弱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在资本逻辑的理论上,在全球化思想对国际竞争势力博弈的启示上,在对学习和吸收外国经验的意义上,以及在实现中国梦与非洲梦的紧密相连上,都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文章在实务操作层面,在对非投资的政策建设和机制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建议。最后,改革开放以来,对非投资飞速发展,全球化给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挑战,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要面对的客观现实,需要科学、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理论来指导于混沌中认识机会、于冲突中解决问题。

著录项

  • 作者

    程建;

  •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左亚文;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心理学;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经济全球化; 阈下; 中国;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45:57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