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北宜昌数字化变电站设计方案及施工建设研究
【6h】

湖北宜昌数字化变电站设计方案及施工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2建设220kV数字化变电站方案

2.1 传统变电站及数字化变电站存在的弊端

2.2 智能变电站的定义及功能

2.3变电站一次设备接线

2.4 220 kV数字化变电站工程应用模型

2.5 220 kV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组网方式

3 220 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设计方案及施工

3.1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3.2 非常规互感器的配置方案

3.3 继电保护总体配置方案

3.4 220kV继电保护配置具体设计方案及施工

4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配置方案设计及施工

4.1安全自动装置配置原则

4.2 自动化的主要功能

4.3 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案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著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变电站的大规模推广势在必行。变电站引入数字化技术后,逐渐使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向一次设备延伸。传统变电站数字化后,使得变电站管理更科学化,运行更自动化,因此研究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数字技术使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有了支撑。我国数字化变电站目前的技术主要是电气量测量系统。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智能化的开关、光电式的电流及电压互感器等。数字化变电站的特征及技术的影响势必会使数字化的变电站成为发展的趋势。
  在常规变电站内,设备信息来自不同的信息采集单元,难以共享。当规约执行不一致时,使不同厂家的设备没有互操作性。因为互操作性差导致系统可扩展性差,二次电缆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与常规站相比,数字化变电站的优点更明显,非常规互感器实现了数字化数据采集,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分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系统分层使得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数字化变电站减少了连接电缆的一些问题,组合电器使系统结构紧凑。IEC61850标准的出现使系统建模有统一标准,从而实现设备互相操作和变电站信息共享,智能断路器等的应用使设备操作智能化,网络通信技术的提高是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应用的关键。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内数字化变电站建设,论文拟设计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方案。分别对变电站、通信系统、IED设备进行建模定义;数字化变电站依赖通信网络来实现变电站的保护和控制,设计站内通信的组网方式;设计220KV变电站保护和自动化的配置方案,全站数据信息由变电站的统一数据信息平台来提供的,把变电站内的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功效整合到一起,一体化实现母线保护、分段保护、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电抗器保护和电容器保护。保护在变电站内实现信息整合利用,综合判断站内运行状态,实现保护控制设备的协调和集成。介绍变电站电气接线设计方案和二次侧保护和控制的设计方案、过程层和站控层通信网络设计方案和变电站平面布置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