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跨径钢桁架桥桥面铺装层材料及结构设计
【6h】

大跨径钢桁架桥桥面铺装层材料及结构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选题意义与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钢桥面铺装研究概述

1.3钢桥面铺装层普遍出现的病害及原因分析

1.4课题的提出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7依托工程

2 LC50高韧性污泥陶粒混凝土的开发

2.1设计思路

2.2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2.3 LC50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设计

2.4工作性控制技术

2.5轻质混凝土的增强、增韧技术

2.6 高韧性轻质混凝土(LC50)的制备

2.7 高韧性轻质混凝土性能研究

2.8湿接缝LC50混凝土

2.9本章小结

3 钢桥面铺装上面层材料的制备

3.1 铺装上面层材料的性能要求

3.2高粘高弹应力吸收层材料制备

3.3 铺装上面层材料性能

3.4 高粘高弹SMA-16的制备

3.5高粘高弹SMA-16性能研究

3.6本章小结

4 组合钢桥面铺装层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分析

4.1应力应变有限元分析

4.2钢桥铺装层受力模型分析应力

4.3本章小结

5 工程应用

5.1工程概况

5.2枝城长江大桥桥面铺装层施工

5.3工程应用效果

5.4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前正值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公路网络正在迅速形成。大跨径钢桥由于其具有质轻、经济、架设方便等特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公路工程中。然而,随着时间的检验其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国内诸多钢桥在建好不久其钢桥面铺装层就出现病害,其主要有疲劳开裂、车辙、推移、拥包、脱粘等。针对以上问题,并结合枝城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加固工程,开展大跨径钢桁架桥钢桥面铺装层材料与结构设计的研究。通过对大跨径钢桁架桥桥面铺装层的破坏形态、病害原因的研究分析,确定了钢桥面铺装层材料及结构设计方案,即钢桥面板+剪力钉+钢筋网+高韧性轻质混凝土+粘结层+SMA-16,并明确了对铺装层材料的性能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铺装层材料,尤其是下面层材料—高强高韧性轻质混凝土的研究与制备;借助ANSYS软件对这种钢桥面铺装层的材料及结构进行了静载-轮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理论分析,取得了如下成果:
  1)通过对钢桥面铺装病害原因分析,确定了大跨径钢桁架桥桥面铺装层结构方案,明确了对铺装层材料的要求,特别是铺装下面层材料—高韧性轻质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干表观密度≤1950kg/m3;28d抗压强度≥58.0MPa,28d抗折强度≥7.0MPa,28d抗拉强度≥5.0MPa,28d弹性模量≤30GPa;韧性指数I20≥15;抗渗等级达P12以上;90d干缩率≤3.0×10-4。此外,为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并保证施工进度,LC50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还应满足如下的性能要求:初始坍落度≥180mm,2h坍落度≥160mm,不分层、不离析泌水,满足泵送要求;3d抗压强度≥35.0MPa,3d抗拉强度>5.0MPa;3d抗折强度>4.0MPa
  2)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L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运用轻集料混凝土工作性控制技术、纤维与聚合物复合增韧技术,开发了高韧性轻质混凝土LC50,其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砂子:污泥陶粒:水:减水剂:钢纤维:高分子聚合物=500:50:680:530:150:12.1:60:0.06。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备了铺装下面层用的微膨胀抗裂轻质湿接缝混凝土。
  3)LC50轻质混凝土性能研究表明,其各项性能均满足本铺装方案要求:初始坍落度180mm以上,1h后坍落度160mm以上,不泌水、不离析,和易性良好。其28d抗压强度达到67.2MPa,28d抗折强度达到7.6MPa,28d极限抗拉值达到1.81×10-4,韧性指数I20达到22.2,在0.6应力水平下抗弯疲劳寿命达到200万次以上,28d收缩率为2.35×10-4,抗渗等级达到P12以上。对28d龄期的轻骨料-水泥浆体界面过渡区的SEM研究表明,陶粒表面有较多的水化产物C-S-H等,这很可能一方面是因为硅灰的火山灰反应生成了更多的凝胶产物,同时破坏了Ca(OH)2规则排列,从而提高了轻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粘结性能;另一方面,是由于陶粒的内养护作用使轻集料附近的水泥能更充分地水化,增加了界面区的密实程度。微膨胀抗裂轻质湿接缝混凝土28d抗压强度达到64.2MPa,28d抗折强度达到7.7MPa,韧性指数I20达到21.3,60d龄期时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基本稳定,此时膨胀率为2.5×10-4,抗渗等级达P12以上。
  4)为了提高铺装上面层的防水防渗、水稳定性、抗高温抗软化和低温开裂及抗疲劳性能,研究制备出高粘高弹应力吸收层材料和上面层高粘 SMA-16沥青混合料。
  5)借用ANSYS对钢桥面铺装层进行了静载作用下的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剪力钉分布逐渐密集,钢桥面铺装层各项应力应变指标有所降低,根据受力分析结果,300mm×300 mm为最佳选择方案,但是考虑到最大横向、纵向拉应力为1.76MPa、1.97MPa,应力低于铺装下面层用的高韧性 LC50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d抗拉强度5.0MPa),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以及受力性能,剪力钉分布间距为400mm×400mm是较为合适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