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汉一九三一年水灾救济问题研究
【6h】

武汉一九三一年水灾救济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第一章灾情及成因

第一节灾情

一水情与受灾范围

二受灾人口与物资损失

第二节水灾发生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

二社会因素

第二章政府动员与赈济

第一节政府的反应与动员

一政府对水灾的认识

二救灾动员

第二节救灾机构的组织与工作

一中央赈务委员会

二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

三湖北分会

第三节湖北水灾急赈会

一组织特色

二救灾措施与筹备工作

三急赈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工赈与农赈

一工赈

二农赈

第三章救灾中的社会力量

第一节对水灾的认识及对政府动员的响应

第二节民间救灾组织的设立及其活动

一同乡组织

二学界和医界

三宗教团体

四慈善团体

五报界的活动

余论:影响与反思

一对民国救灾体制的影响

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三救灾工作中的问题

四经验与教训

主要征引史料及参考论著

展开▼

摘要

该文选取水灾救济问题为研究对象,以1931年江淮流域大水灾中受灾最重的城市--武汉三镇为研究范围,选取近代历史上受灾范围最大、洪水最为炽烈的1931年水灾为个案.文章第一章考察1931年武汉大水灾的灾情及水灾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并分析水灾产生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第二章探讨政府机构在1931年武汉水灾救济中的组织及行为.第三章主要分析社会团体对武汉1931年水灾的救济.余论部分主要考察这次水灾对民国救灾体制的影响,救灾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救灾工作中的问题,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从救灾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就南京国民政府而言,它的社会职能是不完善的,救灾体制也不健全,并且在救灾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具体问题;就民间组织而言,传统的社会组织及新兴的社会团体都积极参与了救灾,体现了社会力量的兴盛.然而,就总体而言,政府机构仍在救灾中占主导地位,并与社会团体有较好的协调合作.政府的救灾动员是有效的,在救灾方式上实现了对传统救灾方式的继承,也尝试了诸如工赈、农赈等新的救灾方式,为后人留下了可供借鉴的经验,而且这次水灾还推动了政府对救灾体制的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