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施光南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声乐创作的特色及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推动作用
【6h】

论施光南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声乐创作的特色及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推动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的说明

前言

一、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艺术歌曲的创作

(一)题材

(二)旋律

1、《在希望的田野上》作品分析

2、《祝酒歌》作品分析

3、施光南抒情歌曲与其他歌曲对比

(三)节奏

(四)音乐结构

二、80年代的两部歌剧创作

(一)歌剧《伤逝》

1、歌剧《伤逝》音乐分析

2、歌剧《伤逝》的创作特点及对中国歌剧发展的作用

(二)歌剧《屈原》

1、歌剧《屈原》音乐分析

2、歌剧《屈原》的创作特点及对中国歌剧发展的作用

三、施光南声乐作品对中国民族声乐新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一)繁荣了中国声乐作品的创作

1、题材的拓展和手法的创新

2、对当代声乐创作的影响及对其他作曲家创作的感染

(二)对当代声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推出了一批富于时代特色不同演唱风格的声乐表演人才

(四)为我国民族声乐教育提供了的教材资源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展开▼

摘要

施光南是我国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优秀作曲家,是我国音乐史上一位杰出的、难得的旋律天才。当今学术界有关声乐作品创作方面的文章中,主要是论述20年代至50年代的工农革命歌曲、救亡歌咏运动、秧歌运动、秧歌剧,特别是聂耳、冼星海、黄自、青主等人的声乐作品创作的问题,而针对建国后,同社会主义新中国一起长大的当代作曲家施光南、谷建芬、尚德义等的声乐作品创作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则相对较少。 本文系统分析了施光南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其两部歌剧的创作,揭示其时代特征和创作特色,客观分析其声乐作品创作的社会影响力,并试图找出推动中国当代声乐教育继续向前、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