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问题分析与创新探讨
【6h】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问题分析与创新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引论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现阶段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问题的成因剖析

三、创新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目标及举措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新农村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密切相关。农村公共服务是指与社会稳定发展的实现与促进不可分割、而必须由政府来加以规范和控制的,主要由政府或非政府公共组织提供的不具备产品物质形态,以资金、信息和技术等服务形式表现的社会化服务,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社会保障等内容。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否完善,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却很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 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运用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进行分类描述,总结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的构想。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普遍存在投入总量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供需结构失调、城乡供给分配不合理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各级政府官员的思想认识问题,也有各级政府投入机制的不合理和公共服务决策机制本身的缺陷,还有管理法制的不健全。要改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充分体现农民意愿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使农民—消费者参与到决策与生产过程中,政府只是规划和安排生产者,政府部门、市场组织、农民合作组织都可成为生产者,形成封闭的回路。实现这一机制的前提条件是农民的参与和政府的分权,然而,我国的现实背景是:社会组织有待进一步发育,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因此,现阶段政府应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改革:提高各级官员的思想认识,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决策机制;明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职责;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健全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法制。从而增加农村公共服务的数量、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满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新农村的建设。 本文试图跳出单从政府的角度研究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思路,即从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规则、资金筹措问题、生产和管理制度、使用(分配)制度等单一角度分析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而是以系统的观点,设定一个农村公共服务目标即充分体现农民意愿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本文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问题的分析建立在大量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新增农村公共服务的参与主体即农民—消费者;指出实现这一运行机制的前提条件和现实背景;提出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举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