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
【6h】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一、张之洞教育思想的确立

二、张之洞近代教育教育的实践活动

三、张之洞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的评价

参考书目

展开▼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与实践。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中成就最大、所用时间与精力最多的两项事业就是办教育与办企业,二者齐头并进,直到他的生命结束。作为朝廷重臣,张之洞把兴学育才作为立国强国的重大举措,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张之洞办教育的中心思想。但对这一思想的解释,各家各派又各持己见,综观张之洞一生的活动,结合他的大量言行看,他的中学为体“虽封建但求改革”;他的“西学为用”是师西方的长技而用以制敌、用以治国。概而言之,张之洞的思想基本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改革派的范畴。他的经学功底相当深厚,不愿抛弃中国封建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他认为这是不可动摇的精华和炎黄古国之财富,这就造成了他的封建立场和思想。他虽封建,却并未死抱住封建的全部不放,他要求剔除封建肌体中的腐朽部分,更新、健全他的体魄,继续维持他的生命。他迫切地要求学习西方的先进,包括部分政治内容和意识形态,目的是富国强兵,抵御侵略,维护清朝统治,也包括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张之洞从学习西方、改革中国的目的出发,先是一部分一部分地引进西方的各种学校的教学内容、各门知识和教育方法,后来突破了中国的整套旧的教育体制,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教育制度引进到中国,使新的教育制度第一次以国法作根据出现在中国,这无论如何也是一大进步、一大功绩。随后出现在中国教育天地里的新的科学的教学内容、有很大更新内容的教学方法,学习年限、考试制度、学习目的也有了较为本质的改变。这对数千年的旧的教学体制,在法律条文上作出了根本性的否定。 兴办大量的书院、学堂,如外语学堂、铁路学堂、水师学堂等等;重视师范教育,创办各级师范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19世纪末,议订科举章程,开经济特科、试策论;20世纪筹订系统教育章程,与张百熙等人制定了“癸卯学制”和各类教育的规章制度;1905年奏停科举考试制度;1907年,晋协办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张之洞办学堂之多,类型之广,范围之大,以及在废除科举、建立系统教育制度等方面,不仅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人能赶得上,即使在清一代,也没有人能同他相比。四川总督赵尔巽曾评价张之洞:“其平生精神所寄,尤在振兴教育,储养人才,以各国家缓急之需,而救当世空疏之习。” 从张之洞实行新学的结果看,引进了西方的自然科学乃至部分社会科学知识,培养了一代具有资本主义新文化和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张之洞的本意是要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但结果相反,随着新学的发展,西方文化和政治思想不断传入中国社会,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要求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从而引起了中国思想潮流的巨大变化。 自然,张之洞办教育自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糟粕,其中最突出之处是他的封建性。其一,是表现在他始终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其二,是表现在他不忘读经、捍卫旧学、维护封建的纲常名教。其三,当各类新校蓬勃展开后,他害怕这样会完全冲击了传统的经学,又专门设立与新学校相对立的旧学校。 纵观张之洞的一生,他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

著录项

  • 作者

    陈伦兵;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历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全明;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40-092.52;
  • 关键词

    中国近代教育; 张之洞; 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