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权分立中的灾荒救济——1941-1944年河南救荒研究
【6h】

政权分立中的灾荒救济——1941-1944年河南救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动态

(三)研究重难点

一1941-1944年河南灾荒概览

(一)1941-1944年河南政权分立局面

(二)灾荒简况

(三)灾荒成因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二政权分立下的灾荒应对

(一)国统区的赈灾救荒

1.急赈

2.调粟

3.工赈

4.除蝗和祛疫

5.义赈

(二)根据地的赈灾救荒

1.治标措施

2.治本措施

(三)沦陷区的赈灾救荒

1.祈雨

2.积谷度荒

3.粮食配给

4.发展农业

5.义赈

三救灾效果及原因分析

(一)救灾效果

1.国统区—现实中的反差

2.根据地—边区新气象

3.沦陷区—现实的凄凉

(二)原因分析

1.国统区

2.根据地

3.沦陷区

余论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抗战中后期河南出现了国民政府、抗日根据地、沦陷区日伪政权三个政权分立的局面,且保持了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1941年-1944年河南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灾荒,灾荒发生后国民政府、抗日根据地、沦陷区伪政府权分别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灾荒救济。本文将对这个特定时期的灾荒救济进行研究。 在本文第一章中,对这一时期的河南政权的分布做简要介绍。叙述了此次灾荒的概况和形成此次灾荒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在第二章中主要对国统区、抗日根据地、伪政权的具体救灾措施进行了叙述。在灾荒救济中,国统区突出表现为以政府救济为主;而抗日根据地则突出表现为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沦陷区伪政权的救济则是以伪省政府的救济为主,地方政府与民间的救济活动则相对开展的较迟。 第三章分别叙述了三个政权的救灾效果,并对各个政权灾荒救济成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救济效果上看国统区和沦陷区的灾荒救济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地区一定时间内的饥荒,但总体上看是不成功的。只有抗日根据地的灾荒救济取得较好效果。国民政府救济不成功的原因在于其上层领导的不重视、贪污腐败救济体制的不健全以及缺乏监察系统的介入。而沦陷区灾荒救济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的经济掠夺政策,日本侵略者在河南摊派各种苛捐杂税,大肆搜刮、抢粮、掠夺劳动力、挖封锁沟、修封锁墙、制造无人区极大的破坏了沦陷区的生产力,造成劳动力锐减,耕地面积大幅下降,粮食产量急剧下跌,广大老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本身就已处于饥荒状态,极端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物质储积。日本侵略者所谓的救济,也是为了收买“民心”,为继续进行侵华战争服务的,且根本没有一定的规划,这决定了它的救济不可能成功。抗日根据地的救济环境相对较差,它不仅要解决自身灾民的生存问题,还要安置外来的流民,虽然得到外来社会的捐助极少,但其救济效果却是比较理想的。其成功的原因在于共产党、人民军队在抗灾中的表率作用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信。在灾荒救济中根据地政府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能够有效的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出“团结一致、上下一心”共抗灾荒的整体实力。 余论部分总结了这次灾荒救济的经验教训,并从这次灾荒救济中得到一些对于现实救灾具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