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楚国漆器“镇墓兽”的形制演变与辩意
【6h】

楚国漆器“镇墓兽”的形制演变与辩意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研究对象

研究意义

研究思路

研究创新点

1.漆器“镇墓兽”出现的历史背景及体现的楚文化特点

1.1楚文化发生发展的时间性及地域性

1.1.1楚文化发展的时间性

1.1.2楚文化发展的地域性

1.2楚文化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特点

1.2.1楚文化产生的历史条件

1.2.2楚文化的特点

1.3地理条件与工具改良发展对出漆器“镇墓兽”的影响

1.3.1青铜器的式微

1.3.2铁器的运用及地理环境对漆器的影响

2.漆器“镇墓兽”形制特征及演变

2.1漆器“镇墓兽”出土时间及地域性

2.2漆器“镇墓兽”考古资料分析

2.3漆器“镇墓兽”形制特征演变发展过程

2.3.1面目不清型

2.3.2兽面型

2.3.3近人型

2.3.4因地区不同产生的变异情况

2.4楚文化的特色在漆器“镇墓兽”形制上的体现

2.4.1艺术手法上的体现

2.4.2精神信仰的体现

2.4.3丧葬礼制的体现

3.漆器“镇墓兽”意义探源

3.1从漆器“镇墓兽”的形制特征分析其含义

3.1.1龙形

3.1.2鹿角

3.1.3方座

3.2从漆器“镇墓兽”使用者的身份探究其作用

3.2.1楚族的族源

3.2.2随葬漆器“镇墓兽”的墓主族源

3.2.3楚人崇凤

3.2.4楚人好巫

4.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楚文化有着其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构成形式。楚文化崇尚刚柔相济,一方面表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另一方面又顺应自然强调与“天”合一。它从公元前8世纪时孕育兴起到公元前3世纪时滞缓衰退,这近5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楚艺术表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杰出成就。楚地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形形色色的宗教崇拜使其艺术更加自由奔放,体现出轻巧、灵动、清奇和俊逸的美学特征。尤其是其中的绘画造型艺术充满了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想象,繁缛神秘的器物造型;极具浪漫主义激情和生命活力的纹饰;浓烈富丽充满了神秘气氛的色彩效果,这一切都体现着楚绘画造型艺术的与众不同,也显现出了楚人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艺术智慧。 20世纪30年代,在长沙的楚墓中出土了一种木雕怪兽像,其造型和所蕴含的思想意识形态在春秋战国以前是没有过的,而且在别的地区也未曾发现。日本学者水野清一考证后名其为“镇墓兽”。后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在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楚墓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这种漆器“镇墓兽”,特别是湖北江陵地区出土的漆器“镇墓兽”的数量最多。虽然在造型上有简单和复杂之分,但总体来说,它们的大体形象是相似的,可以认为是同一种用途的丧葬明器,所以暂时被统称为“镇墓兽”。它的大量随葬构成了楚墓区别于中原东周墓的一个显著特征。从而成为是典型的楚文化标志器物。楚墓中漆器“镇墓兽”的奇特的造型及包含的思想意义,为研究楚艺术品在楚人生活中用途与作用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近年来,学术界的学者们就漆器“镇墓兽”的原形和用途等问题探讨较为热烈,研究者在其用途、意义、名称上存在着较大分歧。漆器“镇墓兽”虽然以镇墓为名,但对它的丧葬功能却远未形成共识,毫无疑问,漆器“镇墓兽”是为了想象中的使用功能而制作的一种丧葬明器, 根据其口吐长舌,双眼外突,头插鹿角等奇特的形象特征做分析推断出漆器“镇墓兽”应该为一种龙形兽而出现在楚国贵族的墓葬中。对比龙的种种象征意味来说,其镇墓辟邪、助主升仙的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崇凤轻龙的楚人将北方中原文化的图腾--龙形放置在其墓中的意义可能远不止这些,现有的关于漆器“镇墓兽”的种种说法都是从其形象特征、楚国习俗入手,推测出漆器“镇墓兽”所象征的各种形象极其作用。在此,试图从分析漆器“镇墓兽”使用者——墓主的身份入手,通过研究楚人的族源来更好地揭示出漆器“镇墓兽”的文化内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