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西北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以竹溪县为例
【6h】

鄂西北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以竹溪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竹溪县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主渠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弱化

(三)社会消极因素明诱暗导

(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二、竹溪县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农村家庭素质结构相对薄弱

(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四)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

(五)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尚未形成

三、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改善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环境

(二)学校要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三)要帮助家长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

(四)整合资源,多管齐下,规范未成年人行为

(五)不断总结经验,切实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仅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对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并于5月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会议,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深切关心,凸显了新世纪新阶段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我国现有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3.67亿,其中农村未成年人超过三分之二。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中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的教育观念、教育投入和对思想教育的重视程度比城市落后很多,这也是我国教育中最大的城乡差别。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的人口质量,还会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积极探索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努力使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合乎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导论,旨在阐明本文选题的依据、意义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主要从理论背景和现实状况两个方面凸显出当前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部分,从政府领导,环境教育,活动引导,工作考核几方面着手,阐述近几年竹溪县关于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第二部分,分析竹溪县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普遍,教育腐败现象腐蚀学生心灵;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存在“盲区、误区、空白区、污染区”;社会不良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农村未成年人公益性文化娱乐设施严重短缺,等等。并总结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如在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冲击下,未成年人易于迷失自我,应试教育下教师与学校德育的诸多问题,家庭教育的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等。 第三部分,提出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从学校、社会、家庭以及未成年人自身等方面寻找对策,希望通过各方面努力,形成德育合力,共同推进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著录项

  • 作者

    邹娟;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思想政治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秦在东;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德育理论;
  •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 西北农村;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