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时期上海会计师公会研究(1925-1937年)
【6h】

民国时期上海会计师公会研究(1925-1937年)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序言

(一)选题缘起及学术意义

(二)学术前史的回顾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上海会计师群体的兴起与公会组织的建立

(一)近代会计师群体的兴起

(二)上海会计师公会的成立

(三)上海会计师公会的发展

二上海会计师公会的自我管理

(一)会计师公会的监管制度

(二)维护会计师权益、服务会计师同业

(三)对职业信誉的维护

三上海会计师公会与会计学术

(一)公会与西方会计知识的引进与本土化

(二)上海会计师公会与会计学术组织

四上海会计师公会的职场拓展

(一)公会与公司法规的修订

(二)公会与公司业务的拓展

(三)公会与税务核算业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民国时期,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和经营方式的兴起,本土会计人才的需要,推动了民间审计的改革与发展,为资本主义工商业服务的会计师制度也应运而生。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会计师最先在这里兴起,并发展壮大。受英美各国会计师制度的影响,这里成立了中国最早的会计师群体组织——上海中华民国会计师公会。上海会计师公会成立之后,制定会章,对公会及会员的职责均有明确的规定,以促进公会组织的逐渐完善,并制定各种措施维护会计师权益,服务会计师同业,并致力于会计师信誉的维护。同时,为了扩大会计师的职场空间,公会与会员主动向政府提议,修改公司法规,从而使会计师能积极参与到公司税务的稽征、公司注册、商标注册、清算、证明等各方面的工作。而会计师对公司业务的参与,也促使公司制度同臻完善。 上海会计师公会虽是由从事自由职业的会计师联合成立的民间社团组织,但也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其作为中间组织,对于国家法令的下达和会员提议的上承,都起到了自己应有的作用。它的存在促进了中国工商业的繁荣,也使中国会计事业向前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