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紧急状态下的公民基本权利保护
【6h】

论紧急状态下的公民基本权利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紧急状态与公民权利

(一)紧急状态的概念

(二)紧急状态对公民权利的影响

二、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保护的法理和根据

(一)紧急状态与宪法效力

(二)紧急状态下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前提和底限

(三)紧急状态下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程序

三、紧急状态下保护公民权利应遵循的原则

(一)法治原则

(二)底限人权原则

(三)比例原则

(四)补偿和救济原则

(五)程序原则

四、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的比较研究

(一)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的模式

(二)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的内容

五、完善我国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制度

(一)我国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保障的现状

(二)对我国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保护制度的反思

(三)我国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国内多次发生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最近的一次就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伤亡人数创30年之最,还有08年初的南方雪灾、手足口病,以及2003年上半年的特大严重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危机、2004年初开始的禽流感动物疫情危机等。这些现实情况都在向我们表明紧急状态研究的现实意义。我们强调“多难兴邦”,但兴邦的前提是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健全的制度。作为紧急事件多发的我国,必须重视各类紧急事件,研究紧急状态下的法律以及紧急状态下的公民权利和权利保障。 紧急状态是一种由紧急事由(灾害、瘟疫,内乱等)引起的,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损害的社会状态,会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因此,不仅仅社会处于正常时期需要法治,紧急状态下依然需要法治。现代法治社会要求政府在紧急状态时所采取的措施都必须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最终目的。在紧急状态下公民有配合紧急权的义务,权利要受到诸多限制,但是这种限制必须通过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并依法定原则和程序行使;在紧急状态时政府紧急权力的行使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不应该是相对立的,政府行使紧急权力最终目的是对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等权利的保护。紧急状态时期,公民有些权利更容易受到侵害,对于这些权利需要加大保护力度。 本文以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为主线,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紧急状态的基本涵义,并分析了紧急状态对公民权利可能造成的影响,藉此引出第二部分,阐述在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特征,以及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及法理依据,划分了公民基本权利的种类,分析了紧急状态下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前提和底限以及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程序。接下来两个部分阐述了国际上公认的紧急状态下限制公民基本权利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国外保护公民基本权利方面的较好的经验,以方便我们分析和借鉴。本文的着重点在最后一个部分,结合汶川地震等我国近年来说遭受的重大灾害,分析了我国紧急状态下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的最后就我国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思考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