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校巨额负债危机的多中心治理初探
【6h】

我国高校巨额负债危机的多中心治理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 言

(一)问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对研究现状的简单评价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我国高校巨额负债危机多中心治理的理论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诠释

1.负债

2.负债经营

3.高校负债危机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1.多中心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

2.多中心治理理论的重要特征

3.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4.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初步评价

(三)高校债务危机多中心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1.多中心治理机制的适用性问题

2.高校债务危机多中心治理的必要性

二、我国高校巨额负债危机的实证分析

(一)当前我国高校巨额负债的现状素描

1.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负债现状

2.案例分析:”吉林大学的扩张之路”

3.“巨型大学”之辨

(二)当前我国高校负债的危机的解决之道

(三)当前我国高校巨额负债的行为归因

1.空间上的彼此割裂与非均衡化

2.主体上的相互对立与非合作化

3.权力上的责任游离与非制衡化

三、我国高校巨额负债危机多中心治理的路径探索

(一)以空间为中心的治理路径

1.科学界定高校的活动空间

2.合适规范政府的作为空间

3.积极培养社会的参与空间

4.有效拓展市场的效用空间

(二)以主体为中心的治理路径

1.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

2.从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发展

3.从特权高校向平权高校转变

4.从无能中介向高能中介转化

(三)以手段为中心的治理路径

1.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

2.健全相关的信息体系

3.改良相关的机制体系

4.加强相应的教育体系

(四)以权力为中心的治理路径

1.严格划分不同主体的权力范围

2.对等配置不同主体的权力责任

3.有效制衡不同主体的权力运用

(五)各治理中心的整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199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连续实施了扩招政策。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使原本就紧张的高校资源变得更加紧缺,负债成了高校解决当前困境的重要途径。2006前后,高校纷纷进入还贷高峰期。至此高校巨额负债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2007年“两会”期间成为倍受讨论的热点议题,亦是困扰学者至今的难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西方国家政府改革浪潮中涌现出来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在从多新公共管理理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鉴于此,本文以新公共管理学的多中心治理理论为视角,在结合我国高校当前巨额负债危机的现状描述,找出高校负债危机背后深层次的行为归因,并初步探索我国高校巨额负债危机的多中心治理路径。 全文共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我国高校巨额负债危机多中心治理的研究逻辑,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对象、方法,点明了作者选题的理论价值及其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视角,寻觅了我国高校巨额负债危机多中心治理的理论依据。笔者首先对负债危机相关的概念做出了阐释;接着介绍了多中心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特征及其基本内容;进而结合对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初步评价,对该理论在应对高校债务危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的负债现状的描述,以及当前高校债务问题的利益相关者对此做出的回应,并以“吉林大学的扩张”为案例,对我国高校巨额负债的现象做了归因分析。第四部分从多中心治理理论入手,结合在高校负债危机中各利益相关者在此危机中的角色扮演,对我国高校巨额负债危机分别提出了从空间、主体、手段、权力四个维度的解决之道。并对四个维度在治理过程中的战略地位及战术实施进行了整合,总结出只有当这几个中心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几方均衡用力,发挥综合效应,才能取得治理高校巨额负债危机的理想结果。在“结语”中,作者对通篇文章做了综合评述,对本文旨在解决的问题作了总结。 本文试图抛砖引玉,希望通过对高校债务危机治理路径的探索,拓展高校债务问题的研究领域,增强多中心治理理论研究对教育改革的指导意义,为解决高校债务危机问题搭建一个可操作性的平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