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基于中部地区三省九县的调查
【6h】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基于中部地区三省九县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问题提出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1.2.2国外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1.2.3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整体评述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教育难题

1.3.2人口流动与教育的关系是教育理论的新课题

1.3.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

1.3.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事关三农问题的解决

1.3.5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的研究

1.4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研究方法

1.4.2数据来源

1.5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5.1留守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

1.5.2流动儿童和回流留守儿童

1.5.3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1.5.4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

1.6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1.6.1逻辑思路

1.6.2结构安排

第二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由来与背景

2.1流动中的难题:儿童留守现象的历史回顾

2.1.1新中国成立前的儿童留守现象(1949年以前)

2.1.2建国初期的儿童留守现象(1949-1957)

2.1.3限农政策中的儿童留守现象(1958年-1978年)

2.1.4改革开放后的儿童留守现象(1978-今)

2.2转型期的阵痛: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

2.2.1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伴生物

2.2.2城市化进程中举家难迁的结果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情况

3.1农村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

3.1.1留守儿童占相当大的比重

3.1.2留守儿童低年级在校生所占比重较高

3.1.3留守儿童性别比偏高

3.1.4双亲外出务工型留守儿童占绝大多数

3.2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情况

3.2.1以跨省外出务工为主

3.2.2以中长期外出务工为主

3.3农村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情感交流情况

3.3.1当面交流聚少离多

3.3.2异地交流以电话为纽带

3.4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

3.4.1留守儿童以隔代监护为主

3.4.2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有效监护能力不足

3.4.3留守儿童与监护人关系整体良好

3.4.4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的沟通随年龄变化而不同

3.5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

3.5.1留守儿童的饮食营养状况整体好于非留守儿童

3.5.2留守儿童的闲暇生活丰富多彩

3.5.3双亲外出务工型留守儿童多数在校寄宿

3.5.4留守儿童的零花钱数多于非留守儿童

3.5.5双亲外出务工型留守儿童自理能力高于非留守儿童

3.5.6留守儿童同辈交往状况整体良好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现和基本判断

4.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

4.1.1学习失助学业欠佳

4.1.2重养轻教德行失范

4.1.3监护不力安全失保

4.1.4亲情缺失心理失衡

4.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判断

4.2.1农村留守经历对儿童教育影响以负面为主

4.2.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等于教育中的"问题儿童"

4.2.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属于外生性教育问题

4.2.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将会长期存在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5.1家庭教育的缺失

5.1.1家庭教育功能理论概述

5.1.2人口流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影响

5.2学校教育的乏力

5.2.1根治无方:学校干预能力有限

5.2.2管教失误:学校干预乏力

5.3社会制度的阻碍

5.3.1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就读的家庭决策因素分析

5.3.2农民工生活边缘化: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就读的家庭障碍

5.3.3教育体制的不适应: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就读的体制障碍

5.3.4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就读的制度根源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6.1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思路

6.1.1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标本兼治

6.1.2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制度保障

6.2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6.2.1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6.2.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6.2.3创造留守儿童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6.2.4大力推进农村留守儿童进城随迁就读

6.4本章小结

结束语

附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以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为表现形式的社会转型期。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就业,产生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但是由于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就业,但却无法享受与市民相同的待遇,其中包括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权利。农民工的非市民化待遇导致了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低下,无法实现举家迁移,大批子女由此被留在农村生活和学习,称为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或双方进入城市,导致家庭生活的不完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这些孩子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因此,如何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平地接受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在对中部地区三省九县(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从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视角采用“多学科视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研究并用”的研究方法来系统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文章主体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介绍了问题的缘起,在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范围、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从儿童留守的现象出发,详细回顾了中国古代至今的儿童留守现象。通过考察发现,留守儿童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现象,儿童留守现象产生于人口流动与家庭迁移的关系之中,是人口流动过程中举家难迁的产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从儿童留守现象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儿童留守现象在当代特殊国情下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 第三章,从问题调查的数据资料出发,详细介绍了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为揭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及进一步解释这一社会问题奠定基础。 第四章,在调研的一手资料基础上,揭示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带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多为负面,主要表现为学习欠佳,德行失范、安全失保和心理失衡四大方面。并对该问题的整体特征做出了基本判断。 第五章是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的分析。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乏力和社会制度的阻碍。其中,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直接原因,社会制度的阻碍是根本原因,学校教育的乏力则是助长该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第六章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既要立足现实,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教育干预,缓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同时还要从国家层面制定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长期战略,从制度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理有序地向城市转移,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平接受教育,从而实现标本兼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