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艾滋病病人歧视环境的主观建构研究——以鄂东QQ镇乡村艾滋病病人为例
【6h】

艾滋病病人歧视环境的主观建构研究——以鄂东QQ镇乡村艾滋病病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1.传统乡村社会关系描述

2.社会歧视理论

3.社会排斥研究

4.社会支持研究

(三)分析框架与概念界定

(四)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五)个案概况

二、从虚拟到现实:艾滋病病人主观歧视环境的演变逻辑

(一)病情公开后艾滋病病人社会关系的演变

1.病情公开初期:艾滋病病人的社会关系全面断裂

2.病情公开中后期:社会关系得以恢复、重建并渐趋稳定

(二)艾滋病人主观歧视的建构环境

1.社会文化的建构:污名化的话语系统

2.社会生活的建构:污名化的叙事系统

3.建构的心理环境:关系断裂造成的心理困境

(三)主观夸大:艾滋病病人对歧视环境的建构

1.主观夸大的表现

2.主观夸大后的人际关系状态

(四)艾滋病人歧视环境主观夸大的过程

1.自我污名

2.自我否定

3.自我封闭

(五)艾滋病病人歧视环境回归的机制

1.从被动到主动

2.从内核到外围

三、减小艾滋病病人对歧视环境主观夸大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艾滋病病人主观建构的客观环境

1.科学、公正地报道艾滋病,减少和避免艾滋病报道中的歧视现象

2.加大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艾滋病知识

(二)加速艾滋病病人理性回归现实的途径

1.对艾滋病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消除艾滋病病人"自我污名"

2.促进艾滋病病人与非艾滋病病人主动交流和沟通,加快回归现实的速度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艾滋病在全球发生的同时,作为一种人人闻之色变的灾难性疾病,在令人惧怕的同时,也开始向我国蔓延。至1995年,我国登记在册的艾滋病感染者从以前的每年几百例突然增加到了1567例。在这些艾滋病感染者中,有很多是来自于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农村地区九十年代初期和中期两次大规模的集体卖血人群,这些无辜的受害者现在大多已经步入中年,并且拥有自己的家庭和子女。艾滋病传染性强、无法治愈、致死性高等特点,使得艾滋病对于艾滋病人及其家庭来说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学、社会学问题。本文的调查对象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到中期的两次大规模集体卖血行为的受害者。 在病情公开后,随着社会歧视和排斥程度的不同,乡村艾滋病人的社会关系经历了一个断裂、修复、重建的过程,最后形成一个以亲密关系连接的狭小的社会关系圈子。客观歧视环境的变化导致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伴随着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的变化,艾滋病人自身的心理状态也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他们对歧视环境的理解从病情公开之初的无限夸大逐渐向现实回归,而艾滋病人对歧视环境的不同理解又直接导致了他们对生存状态的不同选择,由最初的恐惧、自杀到逐渐地接受现实的生活乃至积极地与生活抗争。 本研究立足于艾滋病人的社会关系和主观歧视环境研究,其成果可以弄清艾滋病人在病情公开后主观上对歧视环境的建构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对自身歧视环境的再审视,这一点对于营造良好的艾滋病人生活环境具有基础性作用。 在病情公开的初期,随着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的全面解体,艾滋病人的心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污名化的叙事和话语系统的背景下,他们开始主观夸大歧视的环境。艾滋病人对歧视环境的主观夸大经历了一个自我污名、自我否定到自我封闭的过程。而随着社会关系的恢复和重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以及非艾滋病人与艾滋病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他们对歧视环境的主观夸大开始一步步地向现实回归。 通过对艾滋病人主观夸大的歧视环境的全面分析,我们了解了其成因和回归现实的途径,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艾滋病人生活环境,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艾滋病人主观建构的客观环境,加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和对艾滋病采取公正的报道,同时还要加速艾滋病人理性回归歧视现实的途径,对艾滋病人进行心理辅导,促进艾滋病人与非艾滋病人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