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编目网站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研究
【6h】

社会编目网站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组织结构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创新点

2 文献编目和社会编目相关理论

2.1 文献编目理论

2.1.1 主要编目模式

2.1.2 主要编目规则

2.2 社交网站和社会编目网站

2.2.1 社交网站(SNS)

2.2.2 社会编目网站的兴起和典型网站

2.3 社会编目网站中的Web2.0技术

2.3.1 Wiki

2.3.2 OpertAPI

2.3.3 Tag

2.3.4 其他相关技术

3 社会编目网站LibraryThing

3.1 社会编目网站LibraryThing简介

3.2 LibraryThing核心功能-编目

3.2.1 社会化编目模式

3.2.2 书目数据来源和规范控制

3.2.3 LibraryThing的FRBR应用

3.3 LibraryThing中Web2.0技术的应用

3.3.1 OpenAPI

3.3.2 Wiki

3.3.3 Tag

3.4 LibraryThing向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3.4.1 LibraryThing for Libraries(LTFL)

3.4.2 LTFl提供的数据

3.4.3 LTFl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情况

3.5 LibraryThing推出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3.5.1 移动图书馆及其发展现状

3.5.2 LibraryAnywhere

3.6 LibraryThing的特征分析

3.6.1 LibraryThing的优势

3.6.2 LibraryThing的局限性

4 社会编目网站与图书馆的融合研究

4.1 图书馆所处信息环境的变化

4.1.1 信息传递模式改变

4.1.2 信息内容性质改变

4.1.3 信息用户体验改变

4.2 LibraryThing的技术和理念应用于图书馆的建议

4.2.1 Web2.0技术的利用

4.2.2 加强与相关组织机构的合作

4.2.3 鼓励用户参与

4.2.4 开放书目数据

4.3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移动图书馆

5 基于Web2.0的社会化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5.1 资源库

5.2 基础平台层

5.2.1 Tag系统

5.2.2 统一检索平台

5.2.3 数据接口

5.3 应用服务层

5.3.1 信息发布与管理

5.3.2 资源整合与揭示

5.3.3 用户服务

5.3.4 第三方应用服务

5.4 用户交互层

5.5 外部接口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Web2.0时代,社交网站(SNS)的发展势头迅猛,SNS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流渗透到各个领域。在图书编目领域,也出现了一种由用户参与书目建设的编目方式,称为“社会编目(Social Cataloging)”。社会编目作为Web2.0环境下新兴的信息组织方式,与传统编目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以及汇聚大众智慧的效果,对图书馆的编目模式提出了新的思路。传统的专业编目人员缺乏直接与用户交流沟通的平台,社会化编目模式的推广以及更加成熟地实现,将会减轻专业编目员的工作负担,并且对于深入挖掘书目信息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用户呈现更为丰富完善的书目数据信息,提高用户信息搜索的效率和精准性。本文通过对典型社会编目网站LibraryThing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揭示其核心功能、关键技术、向图书馆提供的服务等方面内容,并分析总结该网站的优势与局限性,提出将社会化编目网站的技术与理念应用于图书馆的建议。最后,在理论探讨和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Web2.0的社会化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
   本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社会化编目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结构框架、研究重点等内容。
   第二章介绍了文献编目理论、社交网站和社会编目网站的兴起,以及社会编目网站中主要应用的Web2.0技术,为后续研究打下理论和技术基础。
   第三章详细分析了社会编目网站LibraryThing的核心功能、关键技术、向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以及最新发展等方面内容,并分析总结该网站的优势与局限性。
   第四章是对社会编目网站与图书馆的融合研究,指出社会化网络的发展使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发生变化,提出将社会化编目网站的技术与理念应用于图书馆的建议,并展望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五章在前文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Web2.0的社会化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
   第六章对本文进行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的研究明确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