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传承人到旁观者——贵州省织金县关法村文化生活调查
【6h】

从传承人到旁观者——贵州省织金县关法村文化生活调查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织金县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关法村的传统文化生活进行调查,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关法村村民文化生活的变化进行分析,关法村文化生活变化的原因、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果和不足进行总结。
   调查数据显示,以关法村为代表的彝族布依族民众既有各自的传统文化,又在民族文化的交融中不断对传统文艺活动进行扬弃,但整体倾向是:过去人们对传统文艺活动的人人参与已经慢慢地在现代化进程中演变为多数只是观赏者。这一问题的出现,是整个文化现代化过程中,新农村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对接时的必然结果。针对这一倾向,本论文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关法村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织金县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关法村传统文化与农村新文化建设关系研究的背景,并对该研究课题在国内和国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简单的阐述。
   第二部分是村庄简介。对织金县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关法村的地理位置、人口构成、文化活动等现状进行描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第三部分对关法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描述织金县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关法村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通过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传统文化的破坏情况进行的调查数据,把握关法村在交通、娱乐、通讯、教育、卫生等方面受益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不少问题,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受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堪忧。
   第四部分,新农村视野中村庄传统文化建设对策探析。论述西部新农村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解析及对策探索,从政府部分和村民本身两个方面进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并提出西部农村新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结合的的一些基本对策。
   结语。指出以关法村为代表的西部农村的文化建设,应该充分尊重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村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行政决策,将西部农村新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摸索出因地制宜的文化建设方针和政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