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沉默的告白——解读当代艺术冷漠的脸
【6h】

沉默的告白——解读当代艺术冷漠的脸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序一:沉默的告白

序二:沉默的美学

第一章 为何艺术会变得冷漠

一、艺术家身上的两个人

1 、满足社会的人(现实主义的行为方式)

2 、满足自我的人(理想主义的行为方式)

二、艺术的两个方向

1 、反应快乐的倾向

2 、反应痛苦的倾向

三、沉默的走向--冷漠

四、冷漠的好处

第二章 当代艺术中冷漠的脸

一、沉默的释放--麻木、冷漠与疏离

1.张晓刚--《血缘家庭》

2.曾梵志--《面具》

二、沉默的转移--讽刺、玩世与嬉皮

1.方力均--《打哈欠的人》

2.岳敏君--《大笑光头》

三、沉默的升华--宁静、神秘与唯美

1.玛格里特--《男人之子》

2.陈可--在雾中我看不清自己

第三章 冷漠艺术的困境

一、对抗单调

二、避免陷阱

1.美感的缺失与意义上的缺席

2.感官的挑逗、道德的放纵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展开▼

摘要

艺术作为一种意识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大众传媒的沟通角色。这种“沟通”的有效性建立在一定的情景与氛围之间,借助一种语境来获得特定的对话身份。因此,学者王南溟提出“艺术是一种舆论”的观点。怎样深入解读当今纷繁的艺术面孔,最重要的也许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借助于一种认知与感受的能力。
   当今的艺术的兴趣已经发生了转移,并呈现多样化的景象。看见活跃在当代中国画坛代表新锐意识力量的转移的艺术,艺术不再只遵从一种意识的表现,而是一种人类心灵中乞求自我疏导的能力。艺术不再是意识的俘虏,而是意识的主人,甚至还带着一种反意义的力量,试图打破和建立新的可能,他们以颠覆曾经牢固的价值体系为荣,艺术带着“反艺术”的倾向,还有一种转而对沉默的追求。
   上世纪80年代,贡布里希的图像心理学理论涉及到中国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和视觉心理。他谈到图像审美成为心理解冻、思想启蒙和历史反思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式。贡氏理论谈到这一时代的图像所回应的毋宁是个体回避现实的现实。他指出心理分析的发现帮助人们养成了在任何一件作品中寻找许多不同层次意义的习惯。但是心理分析的方法容易混淆因为和目的。因此,解读作品最终可能导致这件作品的无数因为环节决不应该和作品的意义混为一谈。(贡布里希,1990:34-35)80年代的中国现代艺术就处在这一夹缝中——一个意义模糊的地带:一方面诉求意义,另一方面又被心理牵制,图像本身在这种纠缠中反而变得模糊不清。
   任何人都可以不同程度的“读懂”某作品,但不是任何人的“读懂”都会有意义。因此,艺术成为是艺术家的一种工具,但艺术也往往成为了艺术家的敌人。尤其当艺术家面对现实的时候,某种被剥夺的个人感受为他的语言添加了额外的刺痛感。这种刺痛感,被有目的的设计在作品里,等待观者或读者去猜测和推想,便是一种隐含的表达。所谓沉默,即使在作品里被预先被设置这样一种表达,他是无声的,甚而是无义的,它是一种艺术中通行的特殊语言,不同于文学、音乐、书信这种一般文字,它制造一种神秘的形式,它不讲道理的给出“意义”,它的结构关系不是我们日常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也不是通过“声音\意义”建立的模式,而是多变的图形和象征意义,隐含的伸张作者的内心,实现作者想要言说,却又不能言说的困境。
   1969年著名的策展人及批评家哈罗德·泽曼在谈及怎样理解《当态度成为形式的时候》这个展览标题的时,曾说“态度”成为作品的“形式”而被展览出来。展览是态度!艺术家寻求的不再是“作品”本身的意义,而是作品之外的意义。马赛尔·杜尚曾问“人们是否可以创造不是作品的‘艺术’作品?”今天是否也可以同样提问:“人们是否可以欣赏不是“艺术”的艺术?”贡布里希研究图像时认为:历史流传下来的是作品,方案则被隐藏起来,破解作品的意图就要重建失传的方案。因此本文研究要义探讨一种可行性的解读方位,或者解读方式来接近当代视觉艺术纷繁背后的真实面孔,通过对少数几位经典个案的研究,触及与捕捉这其所暗含的时代精神。
   本命题研究范围涉及艺术创作与意识形态,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以及影响其艺术表现形式的观念与成因,探寻视觉图像的身份和话语、艺术人格和艺术创造等方面。在发现和解释视觉图像之外象征意义的过程中,并对当下流行风尚提出质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