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洱海流域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6h】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洱海流域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土地是一个自然和经济综合体,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属性不同的限制,决定土地财产和土地利用差异,从而形成了服务于不同的土地用途的区域。表现为土地质量、使用方法、使用特点、选用方向、利用潜力是不同的,所以土地资源的使用需要选取合适的区域,这就要求对土地资源的区域研究。合理的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制定,可以使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的区位优势的最佳组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洱海流域位于云南省澜沧江、金沙江和元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属澜沧江一湄公河水系,流域面积2565平方公里,地理坐标在东经100°05'-100°17'、北纬25°36’-25°58’之间。洱海地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地跨大理市和洱源县,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孕育了大理地区近四千年的文明历史。本文借助区位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承载力理论等理论的思想,依据洱海流域土地利用目前情况、农业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利用SWOT分析结合洱海流域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污染物排放对洱海流域农业土地资源利用进行分区。本论文共分为6章:
   第1章是绪论,包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论文研究目标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总体技术路线设计。
   第2章是文章所涉及的基础概念及基础理论。主要有土地利用分区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概念。
   第3章是对洱海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模型构建和数据计算。
   第4章是对洱海流域农业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在充分占有与掌握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洱海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对当前土地利用的问题分析。
   第5章是对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建议及设计。依据第3章、第4章对洱海流域土地资源的功能分区,应用主要功能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并顾及到洱海流域的人口、经济结构、城市化格局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制约,对土地利用提出建议。
   第6章是结论与讨论部分,对全文进行系统性总结得出结论,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总结出主要结论和创新,并对文中的缺陷进行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