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3S技术的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青海省祁连县为例
【6h】

基于3S技术的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青海省祁连县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以青海省祁连县为研究对象,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研究区1999年、2006年和2009年三期的遥感影像进行人机交互式解译,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该区的景观格局和景观动态变化研究,并对引起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现得出如下结果:
   (1)1999年、2006年和2009年近11年来青海省祁连县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迅速,反映出最近几年由于人为活动和经济发展对景观格局的变化影响剧烈。从各景观的类型面积比例来说,林地总面积从1999年至2009年总体来看逐步减少;草地中的高覆盖草地和低覆盖草地面积从1999年至2009年逐年增加,而中覆盖草地面积1999年至2009年面积减少,草地在研究区内占有大部分比重;河流、滩地及沼泽地的面积近11年间也在逐步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经历了一个持续增加的过程,但增加比例不大:旱地、裸岩石砾地的面积近11年来也是在一个平稳增长的过程。
   (2)从景观斑块水平中的主要指数方面来说,研究区近11年来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增加,斑块平均面积有所减少,边缘密度在增加。1999年至2006年各类景观指数有所增加,但幅度不明显。但到2009年景观空间异质性程度逐渐增大,由于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导致占据和分割草地景观日益严重。景观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匀度指数也逐年增加。景观中斑块类型均匀分布的程度呈现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景观格局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后正朝着多样化和均匀化的方向发展。
   (3)从自然和人文驱动力因子两方面分析表明,气候、降水量、蒸发量及自然灾害等因子使得研究区景观格局发生变化,但是,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是该区景观格局变化的根本驱动力。
   (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区内的雪线上升、冰川后退以及森林减少、草地退化、湿地萎缩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对草原、林业、水资源、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保护力度,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