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及改良技术的初步研究
【6h】

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及改良技术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前言

1研究过程与方法

1.1水稻强化栽培乳苗培育技术的比较研究

1.2水稻强化栽培移植密度的比较研究

1.2.1不同插植规格试验

1.2.2不同插植规格和不同移栽叶龄配合的比较

1.3改良型强化栽培技术的比较研究

1.3.1不同高产组合的技术适应性的研究

1.3.2不同改良型强化栽培技术的比较试验

1.4主要观测项目及方法

1.4.1茎蘖动态

1.4.2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测定

1.4.3光合速率的测定

1.4.4穗粒结构和产量调查

1.4.5微管束数测定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育秧方式的产量差异分析

2.2不同插植规格的产量结果

2.3不同密度茎蘖动态变化

2.4不同密度强化栽培叶面积系数动态变化

2.5移栽叶龄和移栽密度的配合对强化栽培产量的影响

2.6改良型强化栽培技术的比较研究

2.6.1不同高产组合的技术适应性的研究

2.6.2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结果的影响

2.6.3不同栽培方式成穗率差异的分析

2.6.4同栽培方式LAI及比叶重的差异分析

2.7不同栽培方式干物质积累的变化特点

2.7.1干物质总重的变化特点

2.7.2起垄栽培方式与非起垄栽培方式的干物质比较

2.8不同处理光合作用差异的初步分析

2.9齐穗期维管束数

3结论与讨论

3.1基本结论

3.1.1SRI技术适应性的研究

3.1.2 SRI技术为基础的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研究

3.2讨论

3.2.1水稻强化栽培技术适应性问题

3.2.2水稻强化栽培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在低产的非洲稻区马达加斯加兴起的一种栽培技术.1998年袁隆平院士将这一技术引入超级杂交稻的研究.该文以两优培九等超级稻先锋组合为基本试验材料,开展了水稻强化栽培乳苗培育技术、水稻强化栽培移植密度和改良型强化栽培技术三个方面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旱土为基础的塑料软盘育秧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且适于低龄移栽,这一方式可作为水稻强化栽培的配套技术.2.强化栽培技术

著录项

  • 作者

    万宜珍;

  •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
  • 学科 种植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栒,袁隆平;
  • 年度 200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稻;
  • 关键词

    超级杂交水稻; 强化栽培; 技术改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