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评价与基准地价评估
【6h】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评价与基准地价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2.1 耕地质量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1.1 耕地质量的内涵

2.1.2 土壤肥力理论

2.1.3 农业区位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研究应用的方法

2.2.1 特尔斐法

2.2.2 熵值法

2.2.3 组合赋权法

2.2.4 收益还原法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2 社会经济概况

3.3 土地利用现状概况

3.4 土地利用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基于GIS的夷陵区耕地质量评价

4.1 耕地质量评价的对象

4.2 资料收集与整理

4.3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耕地质量影像因素的状态描述

4.3.2 夷陵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4.3.3 基于特尔斐法的评价指标主观权重确定

4.4 耕地质量评价单元的确定

4.5 评价指标属性数据的获取与定量化

4.5.1 评价指标属性数据的获取

4.5.2 评价指标属性数单要素分析

4.6 耕地质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4.6.1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6.2 评价单元耕地质量指数的计算

4.6.3 耕地质量级别的划分

4.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夷陵区耕地基准地价的测算

5.1 夷陵区耕地基准地价的内涵

5.2 基准地价评估样本调查

5.3 样本地价的计算

5.3.1 还原利率的确定

5.3.2 样本地价的计算

5.3.3 样本地价的修正

5.4 级别基准地价的确定

5.4.1 地价样本数据的检验

5.4.2 级别基准地价的测算

5.5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1 结果分析

5.5.2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趋突出的形势下,为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适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开始制定相关政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统筹城乡管理,发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耕地由数量管护、质量管护向生态管护转变。如何在保护好有限的优质耕地的同时,又能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可开发的建设用地规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不仅需要了解耕地资源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从质量上、价值上进行分析,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规范和避免土地流转过程中有关利益的冲突,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质量评价,依据级别确定基准地价,为土地流转的宗地评估奠定基础。本文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借助ArcGIS及相关的数学模型开展了耕地质量和价格的评估,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
  1)根据《农用地定级规程》等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对水田选择地形坡度等12个因子、对旱地选取土壤侵蚀度等14个因子表针不同类型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然后采用组合赋权法(特尔斐法确定主观权重、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获取了各个指标的权系数,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2)借助ArcGIS的空间插值、叠置分析和缓冲分析等方法获取各评价指标的属性值,并根据各指标的特性分为语言型、数值型和空间扩散型三种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总分值频率曲线法划分了夷陵区水田和旱地的质量级别,结果表明整理质量较好,以2和3级为主,面积约占70%;对耕地质量级别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有表层质地、排水和灌溉条件、有效土层厚度、经济效益、农贸中心影响度和道路通达度等因子;
  3)采用收益还原法评估了水田和旱地的基准地价,结果表明夷陵区水田质量价格在19.72-28.81元/米2、旱地质量价格在18.59-26.58元/米2之间,地价较高的分布在平原、谷地地区和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一些地区;而雾渡河镇北部、樟村坪镇北部、邓村乡西部等低山区,耕地质量较差,农业纯收益最低,因而其价格也是最低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