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挖掘研究——以“企业形象评估本体”为例
【6h】

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挖掘研究——以“企业形象评估本体”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2.隐性知识与本体的相关研究综述

2.1 隐性知识相关研究

2.1.1 隐性知识相关概念

2.1.2 隐性知识的特征

2.2 本体相关研究

2.2.1 本体的相关概念

2.2.2 本体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2.3 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挖掘的关键技术

2.3.1 本体描述语言

2.3.2 知识检索

3.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挖掘框架

3.1 隐性知识挖掘的一般路径

3.1.1 传统的的隐性知识挖掘

3.1.2 传统手段下隐性知识挖掘的缺陷及其分析

3.2 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挖掘

3.2.1 目标决策阶段

3.2.2 挖掘约束抽取阶段

3.2.3 知识挖掘阶段

3.2.4 知识服务与产品反馈阶段

3.3 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挖掘新特征

4.企业形象评估本体的构建

4.1 本体构建的原则

4.2 企业形象领域本体的构建过程

4.2.1 本体知识来源的确立

4.2.2 概念抽取

4.2.3 本体关系模型的确立

4.2.4 多语本体

4.2.5 利用Protégé构建企业形象领域本体

4.2.6 本体的验证与优化

4.3 资源描述本体的构建

4.4 企业形象领域本体评估资源描述本体之间的关联

5.基于本体的企业形象隐性知识挖掘原型系统设计与分析

5.1 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挖掘系统设计思想

5.2 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块

5.2.1 人机交互模块

5.2.2 知识检索模块

5.2.3 知识推理模块

5.3 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使隐性知识作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某个企业能更好的挖掘隐性知识中的信息资源,就能更好的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获得成功。但由于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具有隐蔽性、排他性、独占性等特点,常规手段下,很难实现隐性知识的表达与传播。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引入知识管理机制,进行隐性知识挖掘,促进目标人群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对企业获取有价值信息,参与市场竞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传统的隐性知识挖掘缺乏统一的知识概念描述,隐性知识的挖掘更多的是基于关键词匹配检索。这就造成了对同一语义、不同用户理解不同,组织间的知识共享困难、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低下等问题,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针对传统手段下隐性知识挖掘存在的不足,本文就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挖掘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综述隐性知识的发现历史、概念、特征以及本领域的中外研究现状。
  第二,论述传统手段下隐性知识挖掘的一般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体的特征与其他领域的本体应用方式,提出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挖掘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特征与功能。
  第三,研究企业形象领域评估知识表示方法,建立实现了多语言映射的企业形象领域本体与评估资源描述本体,并在二者间建立关联使之成为企业形象评估本体。
  第四,结合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挖掘模型,应用企业形象评估本体,提出基于本体的企业形象隐性知识挖掘系统设计思想,并对系统中的人机交互模块、知识检索模块、知识推理模块做出规划设计,初步论证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挖掘可行性,为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挖掘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