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西省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6h】

江西省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现状评析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文本分析法

3.实证分析法

一、高校信息公开制度概述

(一)高校信息公开的概念界定

(二)高校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

1.利益均衡原则

2.真实性原则

3.及时有效原则

4.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三)高校信息公开的方式与途径

1.主动公开的方式和途径

2.依申请公开的方式和途径

(四)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要素分析

1.高校信息公开的主体

2.高校信息公开的客体

3.高校信息公开的内容

二、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基础

(一)高校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

1.教育的公共性

2.知情权

3.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高校信息公开的法律支撑

1.高校信息公开的教育法律法规依据

2.高校信息公开的其他法律法规依据

三、江西省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现状、困境及原因

(一)江西省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现状及困境

1.江西省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现状

2.江西省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中的困境

(二)江西省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困境的原因分析

1.观念障碍

2.立法的局限

3.配套的法律实施保障机制不完善

4.监督救济制度不健全

四、江西省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困境的法治化解决路径分析

(一)权义主体法律理念的转变

1.信息占有者法治意识的强化

2.信息获取者权利意识的树立

(二)立法的完善

1.《办法》自身的修订完善

2.进一步调整与高校信息公开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

3.配套性立法措施的跟进

(三)动力机制的构建

1.建立激励机制,引导高校依法公开信息行为

2.严格问责制,约束高校违法行为

(四)健全监督救济制度

1.强化内外部监督力量

2.拓宽救济渠道,构建多元救济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掀起了建设阳光政府的浪潮。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纷纷进行了信息公开立法以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实现。在世界潮流的影响和社会各方人士的期盼下,我国于2007年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也极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法治建设进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段时间后,人们对于信息的公开不再满足于有限的领域,公开的主体不再仅是政府,一些非国家行政机关组织也被要求公开信息。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于2010年制定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将信息公开工作拓展到了教育领域。《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出台是我国高等教育谋求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学校民主法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自该办法颁布后,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信息公开工作。
  江西省各高校在开展信息公开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如高校信息公开的执行水平低下、关键领域信息公开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高校信息公开法治建设滞后,具体体现为:从观念意识层面上来说,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认识上还不重视,依法公开意识淡薄,社会公众权利意识薄弱,参与热情不高。从立法层面来说,目前关于高校信息公开的立法在设计上还存在着极大的漏洞,许多地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高校信息公开制度执行层面上来说,配套的法律实施保障机制还没有完全确立。从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监督救济层面来说,目前的监督救济未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这些不足阻碍了江西省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深入推进。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法治意识、完善立法、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完善监督救济制度来构建一个全面的法治保障网从而推动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施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