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征地拆迁进程中的村庄治理困境——基于湖北省Q村的调查
【6h】

征地拆迁进程中的村庄治理困境——基于湖北省Q村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梳理

1、征地拆迁研究

2、村庄治理研究

3、项目进村与资本下乡研究

(三)研究的目标、方法及特色

1、研究目标

2、采取的研究方法

3、本文特色

(四)个案背景与村庄简介

1、村庄概况

2、村庄政治

3、村庄经济

4、村庄社会

5、村庄文化

二、项目进村:拆迁引发治理问题

(一)问题的开端

1、项目进村前的Q村

2、“古村旅游”项目的兴起

(二)村委会的变化

1、左右为难的村干部

2、厚此薄彼的村委会

(三)农民的反应

1、蔑视权威:种植户背地里卖桂花树

2、日常抵抗:村民在“田绳”栽苗

3、拆房漆墙:景区的统一规划

三、资本下乡:征地激化治理矛盾

(一)农资矛盾激化

1、“古村旅游”项目的搁置

2、HIB集团的进驻与开发

3、管委会的出现

(二)干群矛盾激化

1、干部“纳蛮理”与农民不服气

2、“越格”:农民眼中的拆迁补偿

(三)人地矛盾激化

1、“田贩”撂荒:村民上山栽苗

2、村小学:拆迁户的临时安置点

四、富人上台:村庄陷入治理困境

(一)谋利而来:富人的动机

1、经济精英的上台

2、关系冷淡:干群“不来哉”

(二)依暴而治:干部的手段

1、擅自征地:老刘头“不晓得信”

2、暴力拆迁:宋大哥的房子被扒

(三)为生而战:村民的反应

1、以智抗争:农民个体的维权

2、以理抗争:村民集体上访

3、以命抗争:管委会拆房与万家人烧房

五、结论

(一)Q村治理变迁的发展脉络

(二)“Q村式”治理模式分析

(三)村庄陷入治理困境的原因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势必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建设,政府为了保证土地的持续稳定获得,征地拆迁成了一种必然手段。在人地紧张的今天,在利益驱使的当下,征地拆迁所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种官商勾结、与民争利和坑农害农现象非常普遍。农民为了保护自己利益和官商的冲突不断,尤其在资源集中的村庄,对抗的程度更加激烈,诸如暴力拆迁、日常抵抗、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以死抗争等等严重性的事件不断出现,使得村庄治理走向非常态,甚至陷入困境。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一个处于征地拆迁过程中的村庄发生的一连串的事件来探讨村庄治理陷入困境的根由,以达到解释同类现象的目的。
  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的“百村观察”平台为基础,筛选了一些有代表性案例,以征地拆迁为论文主线,将相关事件共冶一炉,并采用“说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文章以征地拆迁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变量——政府和农民为主要的分析对象。本文以Q村五年的“征地拆迁史”为时间脉络,并选取了其中的三个代表性事件,即:“项目进村”、“资本下乡”和“富人上台”为三个时间节点,着重描述了在征地拆迁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政府和村庄社会的变化以及干部和村民之间的博弈情况。
  本文认为Q村陷入治理困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税费改革之后,农民不再交租,基层政府不再收租,基层政府的活动正在退出村庄,而把主要精力投放到招商引资,增加自己的收入上去。基层政府的职能偏向公司化,地方权力趋于牟利化,农民的公共利益容易受到侵害。第二,因为利益而触动,地方政府权力不断下沉,地方政府深入Q村的生产生活,政府控制土地市场,通过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剪刀差,同时政府对农民的控制加强。第三,村委会双重代理人的角色稳定性较差,关键的时候不能为农民说话。村庄经济精英上台后,村委会成了个人盈利的平台,村民的权利被进一步剥夺。第四,农民自主意识不够,农民处于利益链条的底端,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群体希望寻求可靠的代理人来维护他们的权利,但是因为基层民主常常流于形式,村庄没有发育良好的农民自治组织,故而这种希望化为泡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