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与机制研究
【6h】

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与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1.3 研究问题

1.2 概念界定

1.2.1 基础教育

1.2.2 教育信息资源

1.2.3 公共服务均等化

1.2.4 配置绩效

1.3 文献综述

1.3.1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研究

1.3.2 绩效评价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1.3.3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

1.3.4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结构方程模型法

1.4.4 系统动力学方法

1.4.5 数学模型模拟法

1.5 论文结构

1.5.1 研究技术路线

1.5.2 论文结构安捧

本章小结

2 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创新

2.1 教育信息资源配置问题剖析

2.1.1 建设经费投入效益低下

2.1.2 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匮乏

2.1.3 教育信息资源使用率低

2.1.4 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失衡

2.2 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互换的依据

2.2.1 信息资源的特点决定

2.2.2 终身学习的需求使然

2.2.3 区域资源的优势互补

2.2.4 扩大资源的受益范围

2.2.5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2.2.6 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

2.3 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互换模式构建

2.3.1 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互换的理论基础

2.3.2 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互换模式的构建

2.3.3 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互换模式的解释

本章小结

3 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效益提升机制

3.1 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特征及效益分析

3.1.1 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活动过程

3.1.2 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特征分析

3.1.3 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效益分析

3.2 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效益提升策略模型

3.2.1 教育信息资源动态投入模型的依据

3.2.2 教育信息资源动态投入模型的构建

3.2.3 教育信息资源动态投入模型的解释

3.3 动态投入策略模型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3.3.1 动态投入策略模型的系统结构分析

3.3.2 动态投入策略模型的因果定性分析

3.3.3 动态投入策略模型的存量流量分析

本章小结

4 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服务质量提升机制

4.1 教育信息资源质量内涵解读

4.1.1 优质教育信息资源质量内涵

4.1.2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资源质量

4.1.3 教育信息资源质量维度划分

4.2 教育信息资源质量影响因素

4.2.1 概念模型构建

4.2.2 研究数据收集

4.2.3 信、效度分析

4.2.4 结构模型分析

4.2.5 假设检验结果

4.2.6 研究结果讨论

4.3 教育信息资源购买服务模型

4.3.1 教育信息资源购买服务问题描述

4.3.2 教育信息资源购买服务的可行性

4.3.3 适用于购买服务的资源开发形式

4.3.4 适用于购买服务的资源积分策略

4.3.5 教育信息资源购买服务总体思路

4.3.6 教育信息资源购买服务计量模型

本章小结

5 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使用效率提升机制

5.1 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过程与激励分析

5.1.1 教育信息资源使用过程分析

5.1.2 教育信息资源使用激励分析

5.2 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持续使用影响因素

5.2.1 概念模型构建

5.2.2 研究数据收集

5.2.3 信、效度分析

5.2.4 结构模型分析

5.2.5 假设检验结果

5.2.6 相关研究建议

5.3 教育信息资源用户使用激励模型构建

5.3.1 教育信息资源使用激励问题描述

5.3.2 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激励策略设计

5.3.3 教育信息资源用户使用积分策略

5.3.4 教育信息资源使用激励计量模型

本章小结

6 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效果模拟

6.1 教育信息资源质量与利用的系统动力学模拟

6.1.1 资源质量与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测试分析

6.1.2 资源建设经费与使用经费的动态平衡模拟

6.1.3 用户接触关系对资源利用率影响效果模拟

6.1.4 资源成本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效果模拟

6.1.5 用户激励策略对资源利用率影响效果模拟

6.2 教育信息资源购买服务计量模型的效果模拟

6.2.1 单一教育信息资源累计积分变化范围模拟

6.2.2 资源支付费用与资源累计积分值变化模拟

6.2.3 资源支付费用与参数调整值变化关系模拟

6.3 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激励计量模型的效果模拟

6.3.1 教育信息资源用户累计积分变化模拟

6.3.2 教育信息资源学校累计积分变化模拟

6.3.3 教育信息资源学校激励经费变化模拟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教育信息资源用户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2: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持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3:系统动力学模型初始运行的参数、表函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丰富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及其高效利用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纵深推进的关键。然而,适合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效机制尚未形成,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配置效益不高、资源质量较低和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满足信息时代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需求,本研究构建了信息化环境下“区域共建共享互换”的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新型模式,系统地提出技术支持的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即:通过动态调控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化环境建设经费比例,提升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效益;依据用户反馈决定教育信息资源购买支付费率,提升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质量;将用户使用教育信息资源的积分作为拨付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经费的重要依据,提高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使用效率。
  传统“校校建信息资源库”模式的主要问题有:资源建设资金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资源质量良莠不齐;优质资源共享不充分,受益范围有限。摒弃“教育资源只有教育系统自己建”的狭隘思想,融合公共服务外包理念,本研究依据“应用驱动、政府主导、企业开发、主动服务”的建设思路,设计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互换共享”新型模式。实现资源配置理念从静态、封闭、单一向动态、开放、多元转变,形成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大幅提高资源质量和增加资源数量,破解校与校之间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失衡的难题,促使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服务均等化。
  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投入大、周期长、收效慢,其开发与应用遵循边际收益递增规律,经济规模效应尤其明显。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资源资金配置普遍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方式的不足,本研究提出“资金分流、动态调控”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投入策略。以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决定资源购买与信息化环境建设经费之间的比例,动态调控经费划拨,实现“资源质量——用户使用”的良性循环,巧妙解决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使用相分离的问题,大幅提升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经费的配置效益。
  教育信息资源质量最终体现在使用过程中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真正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是“用户满意”的资源。为了探索教育信息资源质量改进途径,本研究设计“按需服务”的资源建设模式:企业开发高质量教育信息资源,政府根据用户的满意程度来购买支付。将资源使用累计积分作为结算依据,提出“用户反馈、按需付费”的资源服务购买方式。突破以教师为主导开发资源的建设模式,催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商业化运营服务。实现从源头上保证教育信息资源质量,促进资源质量的持续优化。
  教育信息资源高效使用是其建设与服务的落脚点。要调动用户使用教育信息资源的积极性,既要构建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和使用氛围,也要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激发用户持续使用的动力。本研究通过实证探索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教育信息资源的关键要素及机制,设计以资源使用效率决定学校获取环境建设经费的激励策略:环境建设经费是由学校内全体用户使用教育信息资源的积分来决定,而不是依据学校人数多寡来平均划拨。实现动态监控学校改善信息化环境和组织推广用户使用资源的力度,充分调动资源使用的内部和外在激励因素,切实提高教育信息资源使用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研究立足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共建共享互换”模式,结合经济和技术手段,探索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将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纳入公共产品理论的研究范畴;把公共服务外包理念移植到教育信息资源配置领域;提出教育信息资源市场商业化运营模式;从用户满意角度评价教育信息资源质量;从用户激励视角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同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来研究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复杂性、动态性、非线性和长期规划问题也是本文的特色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