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州L村为例
【6h】

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州L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留守老人研究的文献综述

2.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综述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留守老人

2.留守时间、留守地域与年龄界定

3.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系统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需求层次理论

2.养老需要的结构

(三)调查地概况及资料收集方法

1.调查地概况

2.调查地农村留守老人的概况

3.资料收集方法与过程

三、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的现状

(一)经济支持的现状

1.日常生活:从实物供养向金钱供养的转变

2.医疗费用的社会支持

(二)生活照料支持:社会支持网络的“差序格局”

(三)情感支持的现状

1.人格尊重

2.情感慰藉

四、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经济支持中存在的问题

1.养老保险制度尚不健全

2.医疗保险的支持力度不足

3.土地保障功能弱化

(二)生活照料支持中存在的问题

(三)情感支持中存在的问题

1.老年歧视

2.孤独感强

(四)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问题存在的原因

1.立法欠缺,法律执行力度不够

2.社会组织力量薄弱

3.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4.老年人自身寻支持的意识不强

五、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的架构

(一)国家层面,法律支撑与财政保障

1.法律基础支撑

2.国家财政保障

(二)社区层面,整合社区资源,发展社区照顾

(三)家庭层面,加强文化宣传,倡导家庭责任的回归

(四)“三位一体”的垂直协同与交叉互补

六、总结与思考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规模农村青壮年向城市流动的现象,导致大量的老人在农村留守。据民政部2014年最新统计,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已近5000万,我国留守老人现象已经相当普遍。妥善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不仅关系留守老人自身的健康和晚年幸福,而且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现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文主要从社会支持的角度研究农村留守老人问题。以湖北恩施州L村的留守老人为调查对象,笔者主要对15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深入的个案访谈,搜集大量访谈资料。首先,主要从经济支持、生活照料支持、情感支持三个方面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现状进行概括。其次,分析了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经济支持方面,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保险的支持力度不足,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生活照料方面,农村留守老人照料孙辈和配偶的负担重,留守老人获得的社会支持不足;情感支持方面,老年歧视、隔代照料后遗症和老年人孤独感强等问题的存在。最后,提出了完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系统的对策:国家层面,加强法律支撑和社会保障;社区层面,整合社区资源,发展社区照顾;家庭层面,加强文化宣传,倡导家庭责任回归。通过这几方面,构建一个“三位一体”、垂直协同、交叉互补的社会支持系统。
  本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具体包括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的理论支撑和资料搜集方法。第三部分是从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生活照料支持三方面具体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的现状。第四部分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和造成不足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完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的对策。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及研究局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