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标建筑传播研究——以1985-2013年《人民日报》的地标建筑报道为例
【6h】

地标建筑传播研究——以1985-2013年《人民日报》的地标建筑报道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源起:对城市地标性建筑的关注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媒介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论文主体框架图

一、城市地标性建筑与大众传播媒介

(一)地标建筑概念辨析

(二)城市地标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1.西方高层地标性建筑的历史变迁

2.中国城市地标性建筑的演变历程

(三)媒介地理学视野下的城市地标性建筑与大众传播媒介

1.大众媒介:地理地标建筑的传播中介

2.地标建筑实践:媒介成长的沃土

3.媒介与地标建筑等地理要素的互动模型

二、地标建筑报道的媒介计量分析

(一)内容分析的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指标

3.研究样本的确定

(二)地标建筑报道的概况分析

1.《人民日报》报道中的地标建筑

2.报道类型

3.报道基调

4.报道版面分布

(三)时间视角:地标建筑报道的时间特性分析

1.媒介地理学中的时间维度

2.地标建筑报道的时间特性分析

3.地标报道中对于时间的提示与呈现

(四)空间视角:地标建筑报道的空间分析

1.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

2.地标建筑报道的空间分布规律

3.地标建筑报道的空间层次分析

4.地标建筑报道的空间话语权分析

三、媒介对地标景观的表述与呈现

(一)媒介地理学中的景观内涵

(二)媒介呈现的地标景观

1.媒介报道中的地标形象

2.媒体对于地标功能的呈现

3.地标意义的赋予

结语:地标报道的媒介地理学启示

(一)地标建筑报道存在的问题

(二)地标建筑报道的转变与提升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中国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大规模的城市化时代,中国各地也经历着一个城市建筑的更新过程。曾经在美国盛极一时的地标建筑热潮,在蔓延至欧洲之后,吹到中国。同时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世界性盛会的举办,中国各地的地标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几乎中国的每个城市都兴致勃勃地打造地标性建筑,以实现城市的营销与传播。
  城市地标性建筑是城市景观的集中代表,是城市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是政府、开发商、公众关注的焦点,更是传媒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大众传媒的报道中,城市地标性建筑也成为一个热词,占据各种媒介报道的版面与时段。在城市地标性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与城市地标性建筑密切结合、相互促动。一方面,大众传媒成为地标性建筑的重要传播媒介,通过设置地标议题、传播地标信息、构建地标认同的方式参与城市地标建筑热潮,甚至影响一些城市地标性建筑的命运。另一方面,地标热的现实为媒介提供了大量的报道题材,城市地标性建筑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介报道中。媒介、城市地标性建筑、受众在地标热潮中相互影响,最终构成了城市地标性建筑的现实。
  中国各地涌现的地标热潮,致使城市地标建筑与传播的议题日益凸显。本文采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时间、空间、地点、景观四个媒介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为视角,对《人民日报》的城市地标性建筑报道样本进行媒介地理学的分析,研究城市地标性建筑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分析媒介对于以城市地标性建筑为代表的城市地理要素的呈现,进而探究城市地标性建筑与大众传媒的互动关系。
  首先,对1985-2013年《人民日报》的城市地标性建筑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先对城市地标建筑报道的整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从媒介地理学的时间与空间视角,对地标建筑报道进行量化分析。
  其次,采用文本分析法从媒体对于地标形象、地标功能、地标意义的呈现来分析媒介如何生产地标景观。
  最后,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透视城市地标性建筑与大众媒介的关系,分析目前大众传媒在报道城市地标性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的地标建筑报道提出媒介地理学的建议,以积极应对当下的地标打造热潮,实现地标建造与媒体报道的良性互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