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芳基烷基醚及手性肟醚化合物的合成
【6h】

芳基烷基醚及手性肟醚化合物的合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芳基烷基醚及肟醚在有机合成中的意义

1.1.2 芳炔前体的发展

1.1.3 迈克尔加成反应

1.2 芳炔参与的合成芳基醚反应的研究进展

1.2.1 芳炔的反应模式

1.2.2 芳炔参与的芳基醚的合成

1.3 对映选择性的氧杂迈克尔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1.3.1 分子内的对映选择性的氧杂迈克尔加成

1.3.2 分子间的对映选择性的氧杂迈克尔加成

1.4 课题的提出与内容的确定

第二章 芳炔对二甲亚砜(DMSO)中S=O键的插入引发的三组分偶联反应

2.1 引言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2.2 底物的适用范围

2.2.3 标记实验

2.2.4 可能的反应机理

2.3 本章小结

2.4 实验部分

2.4.1 仪器、试剂及方法

2.4.2 化合物的合成、表征

第三章 对映选择性的有机催化的肟对β-三氟甲基-β-二取代的硝基烯烃的氧杂迈克尔加成:有效地合成了β-氨基-α-三氟甲基醇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2.2 底物的适用范围

3.2.3 产物Ⅲ-26a的合成应用

3.2.3 绝对构型的确定及可能的过渡态模型

3.3 本章小结

3.4 实验部分

3.4.1 仪器、试剂及方法

3.4.2 化合物的合成、表征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醚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氧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许多具有生理、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或药物分子中。因此通过碳氧键的形成来构建醚类化合物一直受到有机合成化学家们的高度关注。仅管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发展新颖的反应试剂,探索高效的合成策略,应用于醚类化合物的合成仍是一项值得研究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基于此,我们利用邻硅基芳基三氟甲磺酸酯在氟源的作用下产生高活性的芳炔中间体与常见的溶剂二甲亚砜以及廉价易得的α-溴代酮(酯或酰胺)通过一个三组分的偶联合成了多取代的邻甲硫基芳基烷基醚类化合物。通过对各种反应参数(如氟源与添加剂,底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的筛选,最终确定了反应的最优条件。在最优反应条件下,我们考察了反应对底物芳炔前体与亲电试剂溴代物的适用范围。系统地研究了芳炔的电子效应对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亲电试剂溴代物的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另外,通过全氘代的二甲亚砜和O18-标记的二甲亚砜的标记实验发现产物中的新形成的碳氧键中的氧以及甲硫基都来自于二甲亚砜。值得一提的是,在已知的文献报导中,二甲亚砜只可以单独地作为氧源,碳源或甲硫化试剂,但是在一步反应中,同时作为氧源,甲硫化试剂还未见报道。
  考虑到肟醚在农药分子中的重要性以及手性分子特殊的生理及药理活性,我们利用β-三氟甲基-β-二取代的硝基烯烃作为迈克尔受体,对甲氧基苯甲醛肟作为迈克尔给体,在奎宁衍生的双功能硫脲催化剂作用下,通过一个不对称的氧杂迈克尔加成合成了一系列手性的含有三氟甲基的肟醚类化合物。该反应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手性的季碳中心。通过对各种反应参数(双功能催化剂及用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的筛选确定了反应的最优条件。在最优反应条件下,我们考察了反应对β-三氟甲基-β-二取代的硝基烯烃的适用范围,系统地研究了其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对反应的收率及对映选择性的影响。同时我们也依据产物的绝对构型和硝基烯烃与双功能催化剂的作用模式的相关文献报道,提出了可能的反应过渡态。

著录项

  • 作者

    刘风雷;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有机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肖文精,陈加荣;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Q223.24;
  • 关键词

    芳基烷基醚; 手性肟醚化合物; 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