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素质课程发展高校社会工作路径研究——以七色光工作室为例
【6h】

基于素质课程发展高校社会工作路径研究——以七色光工作室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二、研究综述

(一)高校社会工作研究现状

(二)高校社会工作发展传统路径

(三)基于素质课程发展高校社会工作新路径

三、案例探析:七色光工作室G1404人际交往小组案例

(一)规划

(二)报备

(三)计划

(四)实施

(五)评估

(六)总结

(七)跟进

(八)观察

(九)反思

四、基于素质课程发展高校社会工作新路径评析

(一)可取之处

(二)不足之处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1988年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建立,到2003年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的成立,再到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提出,直至近日全国两会首次将“社会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社会工作追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迈向新台阶。
  然而,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并没有充分带动高校社会工作的发展,高校社会工作仍然没有摆脱高校学生工作的桎梏。传统路径下的高校社会工作,即通过学生社团开展的高校社会工作、通过专门教师开展的高校社会工作、通过校外机构开展的高校社会工作,还是没能突破自身的限制,取得任何创新性的进展。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试图在高校社会工作发展传统路径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适时提出基于素质课程发展高校社会工作这一新路径,并从不同维度对旧路径的“旧”以及新路径的“新”分别进行论述,以作对比。
  本文主要采用介入性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以参与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访谈研究和文献研究。基于笔者在七色光工作室的高校社会工作实践,从规划、报备、计划、实施、评估、总结、跟进、观察、反思等方面,对基于素质课程发展高校社会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系统化梳理,并从正反两个方面作出评析,以作考究。
  通过对比和考究,本研究认为,基于素质课程发展高校社会工作新路径是在高校社会工作发展传统路径基础上的更进一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前进性集中体现于实现了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新生事物在前进性中具有曲折性,特别是在需求评估、项目研发、档案管理、行政干预等问题上还有待补足。

著录项

  • 作者

    韩俊杰;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社会工作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罗力群;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7.3;
  •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社会工作; 素质课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