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对农超对接中利益冲突的协调研究
【6h】

针对农超对接中利益冲突的协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2 农超对接的相关理论

2.1 农产品供应链理论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

2.3 超市理论

2.4 消费者需求理论

2.5 利益相关者理论

2.6 利益分配理论

3 农超对接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3.1 农超对接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3.2 各利益主体介绍及利益诉求

3.2.1 超市

3.2.2 农户

3.2.3 中间层组织

3.2.4 消费者

3.2.5 政府

3.2.6 环境

3.3 农超对接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表现

3.4 农超对接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诱因

3.4.1 合作社因素

3.4.2 农民因素

3.4.3 超市因素

3.4.4 其他因素

4 基于协调利益相关者冲突的农超对接促进策略

4.1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及协同发展机制

4.2 税收优惠政策

4.3 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发展

4.4 完善“农超对接”模式自身的经济功能

4.5 培养专项人才

4.6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建设

4.7 促进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4.8 提高超市自身经营能力

4.9 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传统的农产品供应模式由于其供应链太过冗长,因此即使所生产的农产品具有优质性,但是由于供应链的冗长使得农产品流通时间过长,优质农产品的价值也不能得到完全的保证,没有供货商愿意前来采购,导致这些优质的农产品无法进入到市场,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无法得到正常连接,市场上该农产品的数量减少,价格上升,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由于流通环节的断裂而未成功进行对接,最终出现了菜价上涨的同时,农民却没有创收等一系列问题。
  “农超对接”是由农户通过中间层组织与超市进行直接对接,并通过协商或签订合同成立一种具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其中农产品的流通是直接由农户到超市省去了中间商或批发商这一环节,这样的流通模式不仅使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增加,同时还省去了中间商给价格所带来的困扰以及一定的运输成本,变相地降低了农产品价格,使供应链中各主体均受益。然而,从全国看来,在“农超对接”模式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金融建设不完善、政府扶持政策不完备、超市占据主导地位农户得不到实质性的利益等。所以,“农超对接”发展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利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本文第一章首先大致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然后阐述了国内外农村超对接现状以及在农超对接中利益分配问题现状和农超对接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弈的现状,接着说明了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针对文章的核心论点“农超对接中利各益相关者之间的利害关系”所需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
  第三章为本文创新点,本章对于在农超对接的整条利益链中所涉及的各个利益主体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并同时描述了各个利息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然后对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通过对利益冲突的分析分别从合作社、农户、超市以及其他因素四个方面总结出来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诱因。
  第四章是针对前一章节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所得出的诱因,从而得出协调利益相关者冲突的农超对接的促进策略。
  第五章为总结,通过以上章节对农超对接中各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冲突进行分析解答后,对于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本文通过分析“农产对接”供应链中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得出改进“农超对接”模式的发展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