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以苏州市为例
【6h】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以苏州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综述

2.1 教育信息化

2.1.1 教育信息化概念

2.1.2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2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

2.3 绩效评估概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苏州基础教育信息化调研实施过程

3.1 问卷的设计

3.1.1 准备工作

3.1.2 设计问卷所采用的原则

3.2 问卷数据的收集

3.3 问卷评估指标的初步选取

3.3.1 评估指标的初步选取

3.3.2 对初选评估指标体系的说明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苏州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4.1 聚类分析法

4.2 离散系数法

4.3 评估指标体系的最终确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PCA模型及评估结果

5.1 评估模型的选择

5.2 分析过程及结果讨论

5.3 对策与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规划,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给予重大支持,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在教育信息化近十几年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建设规模、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瓶颈。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有必要引入管理科学中的绩效评估相关理论对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评估,通过科学的评估寻找制约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提高信息化应用效益。
  在参阅国内有关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方面的期刊论文、图书、网络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等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对苏州市部分中小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实际调研情况,设计出了针对苏州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调研问卷,并得到苏州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数据。
  在苏州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方面,针对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以及数据的差异程度,对问卷指标进行了筛选。本论文在对问卷指标进行初步筛选过程中,根据科学性、可靠性的筛选原则,充分征求了专家的意见及建议。由于在初步筛选指标的过程中专家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无法得知指标数据的差异程度,因此对初选指标进行了二次筛选。在对指标的二次筛选过程中,分别结合聚类分析法和离散系数法这两种方法,最终选出了评估苏州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
  在苏州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的选择方面,通过阅读与研究教育信息化已有评估模型相关的研究成果,结合本次的研究是对苏州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做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本论文选用主成分分析模型,把苏州地区11个区市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得出每个区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的综合得分。以此为基础,再对苏州地区11个区市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建设状况进行科学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