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合作治理:农村生态建设中的地方政府、ENGO与农民——以湖北省堰河村为个案
【6h】

合作治理:农村生态建设中的地方政府、ENGO与农民——以湖北省堰河村为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三、相关文献梳理

(一)合作治理方面

(二)农村生态建设方面

(三)环保非政府组织方面

四、概念界定:

(一)治理与合作治理

(二)非政府组织(NGO)和环保非政府组织(ENGO)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六、堰河村与绿十字生态文明传播中心

(一)湖北省谷城县堰河村

(二)北京市绿十字生态文明传播中心

第二章 个案研究:堰河村的合作治理项目

一、双向选择:地方政府与ENGO的初接触

(一)合作萌芽:一个约定、一次考察、一个方案

(二)驻村调研:堰河村的再发现

(三)方案规划:结合经验与实际

(四)理念整合:生活与生产如何平衡?

二、项目行进:“先生活"理念下的堰河村生态建设

(一)理念帮扶:改变旧有思维

(二)推广生活垃圾分类

(三)建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四)文化构建和重塑:建立五山茶坛

三、成果维护:“后生产"理念下的堰河村经济发展

(一)产业升级:发展生态茶产业

(二)产业扩张:乡村旅游产业的成长

(三)制度化:建立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社

四、小结

第三章 合作治理中的各方角色分析及矛盾化解

一、ENGO:理念与现实的融合

(一)独特的组织理念

(二)个性的领导者

二、地方政府:从包办者到合作者

(一)包办者:原因及其弊端

(二)合作治理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转变

三、堰河村民:行动者与受益者

(一)政治精英的示范和带动

(二)经济精英的资源支持

(三)“知识精英"的积极参与和督促

(四)普通村民:感性与理性的双重驱使

四、合作治理中矛盾如何化解?

(一)必要的妥协

(二)适当的安抚

五、小结

第四章 合作治理的价值及其限度

一、合作治理对于农村生态建设的价值

(一)弥补政府单方能力的不足

(二)调动外来社会资源的流入农村

(三)合作治理的公开透明性

(四)参与各方的充分沟通

(五)培养村民的自主意识

二、合作治理的限度

(一)弱势ENGO与优势政府的调和问题

(二)对ENGO本身的条件要求较高

(三)合作治理的耗时与官员追求短期政绩的矛盾

第五章 对堰河村合作治理项目的再思考

一、对“先生活,后生产”理念的反思

二、对堰河村项目可复制性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中国多种学科关注的焦点,随着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严峻,农村一方面承担着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承担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压力,如何将二者有效结合考验着农民和各级政府。近年来,一些环保非政府组织(ENGO)积极介入到农村环境建设的进程中来,他们与地方政府通过合作治理的方式,开展农村生态建设项目,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和经验,力图解决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困境,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合理结合探索可行的路径。
  本论文以农村生态建设中的ENGO参与为切入点,通过对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在湖北省五山镇堰河村的合作治理生态建设项目进行梳理,对堰河村生态建设项目的前、中、后等不同阶段的各方角色及其互动进行考察,进而分析农村生态建设中的政府、农民(包括普通村民、村干部)、环保非政府组织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总结出合作治理型农村生态建设的优势及其限制,试图为农村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思路。在三方合作治理过程中,对于强调自身独立性的ENGO而言,如何最大限度的与政府进行理念的沟通与融合?这种地方政府——ENGO——农村三者合作治理的生态建设的模式是否具有推广的价值?项目实施后所获得的成果是否具有可复制性?这些都是笔者所试图在本论文中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