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古代县政监察制度变迁及其启示研究
【6h】

古代县政监察制度变迁及其启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导言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1.选题的缘起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写作框架

3.本文创新之处

二、古代县政监察及制度变迁理论阐释

(一)古代县政监察

1.古代县政

2.古代县政监察

(二)制度变迁理论

1.制度变迁

2.理论构成

三、古代县政监察制度变迁的历程与要素分析

(一)古代县政监察制度的变迁历程简述

1.秦汉初步形成

2.隋唐逐步完善

3.宋朝稳固强化

4.明清严密统一

(二)古代县政监察制度变迁的动因、主体、类型和路径依赖

1.古代县政监察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因

2.古代县政监察制度变迁的主体

3.古代县政监察制度变迁的类型

4.古代县政监察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三)古代县政监察制度变迁的特点与缺陷

1.古代县政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2.古代县政监察制度的主要缺陷

四、古代县政监察的启示

(一)明晰制度变迁的具体动因,健全县域监察体制和抓住监察重点

1.建立垂直独立、自上而下的专职县域监察系统

2.“严打老虎”——加强县域“一把手”的监督

3.“兼拍苍蝇”——重视县域编外行政人员监察

(二)调适制度变迁类型和主体,扩大公民参与并重视舆论监督

1.扩大公民参与

2.重视舆论监督

(三)改良制度变迁路径依赖,重视县政监察机制完善

1.预防机制——加强制约行政权力

2.惩戒机制——落实考核问责机制

3.教育机制——完善健全官德教育

4.保障机制——健全法规提高薪酬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行政监察作为我国行政系统内部的一种自我监督方式,在国家监督制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郡县治则天下安”。县级行政监察作为国家行政监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县域行政系统内部设置专门的机关掌握监察职能,通过国家各级监察部门的配合来行使监察权力,对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其任命的编内外行政人员的工作和活动进行监察,在维护县域政令通行、保障县政府廉洁公正、促进县级政府行政改革,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县政监察的现实运行中,受各县的行政范围、地缘因素和乡里文化等固有因素影响,存在封建官僚主义残留、权力监督制度滞后、考核和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我国古代监察制度有着漫长而复杂的变迁和发展历史,其中在关于权力制衡的有效性,以及通过监察手段促进官吏清廉等方面,是中华民族传统治国思想中的精华部分。探析古代县政监察制度的构成、特点与变迁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促进现阶段我国县级政府依法行政、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将权力制约在制度的笼子里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笔者在本文中使用制度变迁理论作为研究工具,第一章导言部分先总结了选题的缘起和研究现状,再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第二章主要对古代县政、古代监察体制和制度变迁理论等概念进行阐述。第三章通过分析古代监察制度的变迁历程,使用制度变迁理论,对其变迁的动因、主体、类型等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梳理古代县政监察的特点,归纳其中的缺陷和教训。第四章探讨了古代县政监察在合理发挥制度变迁的作用、健全多方监察体系和重视县政监察机制等方面的启示,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制度变迁这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深入分析古代县政监察制度变迁的过程,能发挥不同学科的理论优势,为行政监察制度改革提供不同角度的全新实践经验。同时,吸收古代县政监察的经验与教训,探讨非正式制度等历史遗留因素对县政监察的持续影响,并针对性地在预防机制、惩戒机制、教育机制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可以为我国县级政府提供行政监察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