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
【6h】

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1 国外研究述评

1.4.2 国内研究述评

2.民国时期两广地区区域概况与行政沿革

2.1 民国时期两广地区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民国时期两广地区行政沿革

2.2.1 民国时期广东省行政沿革

2.2.2 民国时期广西省行政沿革

3.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疫灾流行的时空变迁

3.1 疫灾数据一览表及相关概念界定

3.1.1 疫灾数据一览表

3.1.2 相关概念界定

3.2 疫灾的时间分布

3.2.1 年际变化

3.2.2 季节变化

3.2.3 疫种及其时间分布

3.3 疫灾的地域分布规律

3.3.1 省际差异

3.3.2 区际差异

3.3.3 县际差异

3.3.4 总体特征

3.4 主要致灾疫病的空间分布特征

3.4.1 鼠疫的空间分布特征

3.4.2 霍乱的空间分布特征

3.4.3 天花的空间分布特征

3.4.4 疟疾的空间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疫灾流行的影响因素

4.1 自然地理环境

4.1.1 地理区位与地形

4.1.2 气候

4.1.3 自然灾害

4.1.4 自然疫源地

4.2 社会环境

4.2.1 人口

4.2.2 交通

4.2.3 对外贸易

4.2.4 战乱

4.3.5 地方风俗

4.3 本章小结

5.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体系的互动

5.1 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

5.1.1 公共卫生行政体系

5.1.2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5.1.3 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5.2 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疫灾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冲击

5.2.1 疫灾对公共卫生行政体系的冲击

5.2.2 疫灾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冲击

5.2.3 疫灾对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冲击

5.3 民国时期两广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对疫灾的应对

5.3.1 卫生行政体系对疫灾的应对

5.3.2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疫灾的应对

5.3.3 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对疫灾的应对

5.4 本章小结

6.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疫灾影响下的公共卫生意识变迁

6.1 社会精英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

6.1.1 对公共卫生及卫生行政意义的认识

6.1.2 对公共卫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6.1.3 对公共卫生建设内容的认识

6.2 政府公共卫生行政及建设意识的变迁

6.2.1 由不作为向主动作为转变

6.2.2 由无序化向制度化转变

6.2.3 由封建落后向科学先进转变

6.3 普通民众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

6.3.1 民众原有的卫生观和疾病观

6.3.2 民众公共卫生意识的变化

6.4 本章小结

7.民国时期广西公共卫生“模范省”建设的专题考察

7.1 广西“模范省”之谓的由来

7.2 20世纪30年代广西的建设

7.3 20世纪30年代广西的公共卫生事业建设

7.3.1 卫生行政事业建设—勇于创新

7.3.2 卫生建设经费—重点投入

7.3.3 公共卫生及防疫工作开展—务实高效

7.4 启示与反思

8 结论与不足

8.1 结论

8.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型时期,同时也是我国自然各类自然灾害集中爆发的时期,瘟疫灾害流行十分频繁,危害严重。该时期,两广地区年年有疫灾发生,疫灾频度为100%,其中,民国前期疫灾流行频繁,中期疫灾流行减弱,后期又复频繁起来。春、夏两季是疫灾流行最主要的季节,且延续时间长。疫情主要以鼠疫、霍乱和天花为主,且鼠疫疫情最为严重。在空间分布上,疫灾的省际、区际和县际空间差异明显,总体特征上来讲,疫灾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并形成一条自粤东北至桂西南的东北-西南走向的疫灾分布带。就主要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而言,鼠疫与疫灾的总体分布特征相似,霍乱以几大城市为中心组团分布特征显著,天花主要分布于内陆地区,而疟疾局限分布于边陲山区。同时,这一时期,该区域疫灾的发生、流行及分布,深受区域自然环境因素如地理区位、地形、气候、自然灾害、自然疫源地和社会环境因素如人口、交通、对外贸易、生活习俗的影响,与二者存在紧密的联系。
  公共卫生体系由卫生行政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防疫体系构成。民国时期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初创时期,两广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多不完善,在频繁地疫灾流行冲击下,一方面由于公共卫生体系的效能无法正常发挥,导致疫情危害严重,另一方面,在应对疫灾流行的过程中,两广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也逐步走向完善。
  疫灾流行会对民众心理产生冲击,从而引起民众的疾病、生命、卫生等观念的改变,这种观念的改变促使着社会各阶层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的社会精英积极提倡公共卫生建设,宣传公共卫生建设的内容和重要性。两广地区政府的卫生行政意识实现由不作为向主动作为、由无序化向制度化、由封建迷信向科学先进的转变。而普通民众逐步接受和认可公共卫生的观念,并积极改变自身行为。公共卫生意识的变化是无形和漫长的,但对于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是推动我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