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特性研究及籼型杂交稻亲本再生体系的建立
【6h】

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特性研究及籼型杂交稻亲本再生体系的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基因型对籼稻成熟胚培养的影响

2.2外源激素对籼稻成熟胚培养的影响

2.3培养基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2.4铜、银元素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的作用

2.5干燥处理对水稻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2.6不同再生途径对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供试水稻品种

2试验设计

2.1基因型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研究

2.2建立杂交水稻亲本再生体系的研究

2.3铜元素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研究

3培养基

3.1基因型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研究

3.2建立杂交水稻亲本再生体系的研究

3.3铜元素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研究

4组织培养方法

5组培苗与非组培苗田间种植方法

6试验仪器与试剂

6.1主要试验仪器

6.2主要试验试剂

7数据处理方法

结果与分析

1基因型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1.1籼稻品种与粳稻品种的成熟胚培养力差异

1.2不同类型籼稻品种(组合)的成熟胚培养力差异

1.3籼型杂交稻组合与其亲本品种的成熟胚培养力差异

1.4籼型杂交稻不育系与保持系的成熟胚培养力差异

2建立杂交水稻亲本再生体系的研究

2.1不同培养基对籼型杂交稻亲本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2.2不同2,4-D浓度对籼型杂交稻亲本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2.3不同接种方式对籼型杂交稻亲本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2.4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籼型杂交稻亲本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2.5不同分化途径对籼型杂交稻亲本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3铜元素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3.1分化阶段添加铜元素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3.2增殖阶段添加铜元素对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3.3预分化阶段添加铜元素对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4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组培苗与田间育苗农艺性状的比较

4.1不同杂交稻不育系组培苗与田间育苗的株高比较

4.2不同杂交稻保持系组培苗与田间育苗的农艺性状比较

4.3常规籼稻品种组培苗与田间育苗的农艺性状比较

4.4杂交稻恢复系组培苗与田间育苗的农艺性状比较

4.5常规粳稻品种组培苗与田间育苗的农艺性状比较

4.6不同杂交稻F1组合同组培苗与田间育苗的农艺性状比较

讨论

1基因型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2培养基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3激素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4分化途径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5铜元素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5.1铜元素对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褐化率的影响

5.2铜元素对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

6其它因素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7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籼稻品种改良上的应用

8论文创新之处

结论

1基因型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2培养基对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激素对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的的影响

4不同接种方式对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5不同分化途径和干燥处理对水稻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6 6个不同类型的籼型杂交水稻亲本再生体系建立条件

7铜元素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8组织培养的体细胞无性变异

论文中所用培养基组成成分及工作浓度

彩色图版及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展开▼

摘要

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不高,继代易褐化,分化率不高,严重阻碍着基因工程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本研究选用不同籼稻品种和常规粳稻品种作为实验材料,在同一培养方式下,分析不同籼稻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之间的差异及籼稻品种与粳稻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分化率之间的差异;选用6个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杂交水稻亲本,对组织培养体系参数进行适当优化,建立了6个品种高频再生体系;选用5个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杂交水稻亲本,在组织培养各个阶段添加不同浓度的铜元素,分析铜元素对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分析不同水稻品种组培苗与田间育苗农艺性状之间的差异,为目前应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来改良籼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水稻基因型是影响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比常规籼稻品种、杂交水稻F<,1>种子和恢复系品种成熟胚培养力低,杂交水稻F<,1>种子受亲本恢复系基因型的影响较大。 2.MB培养基比较适合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不同品种对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的反应差异很大。对于不同的品种,干燥处理和两步分化途径对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差异很大。 3.铜元素能够有效地降低成熟胚愈伤组织褐化率和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不同品种在组织培养不同阶段所需铜元素浓度差异很大。 4.不同品种组培苗的农艺性状与田间育苗的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得出,对于同一农艺性状不同品种的变异差异很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