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建民“二胡狂想曲”旋律创作特点探究
【6h】

王建民“二胡狂想曲”旋律创作特点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狂想曲与中国传统曲式的融合

第二章 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的创作特征

(一)九声音阶与核心音调

(二)《第一二胡狂想曲》核心音调与人工九声音阶的创作

(三)《第二二胡狂想曲》核心音调与人工音阶的创作

(四)《第三二胡狂想曲》核心音调的创作

(五)《第四二胡狂想曲》核心音调的创作

第三章 民族素材提炼为主题动机的作曲技法

(一)《第一二胡狂想曲》主题

(二)《第二二胡狂想曲》主题

(三)《第三二胡狂想曲》主题

(四)《第四二胡狂想曲》主题

第四章 核心音调在全曲的展开

(一)《第一二胡狂想曲》

(二)《第二二胡狂想曲》

(三)《第三二胡狂想曲》

(四)《第四二胡狂想曲》

(五)旋律创作特点的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二胡是中华民族家喻户晓的民族乐器。在二胡的发展历程中,演奏水平不断提高,创作的作品也层出不穷,从50、60年代的《赛马》《秦腔主题随想曲》《三门峡畅想曲》,到80年代的《长城随想》《一枝花》《新婚别》,这些作品使二胡这一乐器的表现力得以丰富。新一代作曲家在对民族器乐的探索中,以二胡音乐创作为主导,同时吸收西方作曲技法,创作出了极具个人特色的音乐作品,这也意味着二胡作品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迈向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王建民的二胡狂想曲是二胡新兴作品中的佼佼者,其高超的作曲技法与鲜明的民族特色赋予了作品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王建民曾强调,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既是旋律,可见旋律在王建民的创作中占得地位是及其重要的。因此,本文从王建民的四首二胡狂想曲中寻找旋律的创作特点,以此来为自身的创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四首二胡狂想曲中人工音阶与核心音调的创造与运用,分析《第一二胡狂想曲》和《第二二胡狂想曲》使用的人工九声音阶,及其与核心音调之间的联系。
  其二、作品中民族素材的采用及其转换为主题动机的作曲技法,通过对原始民族素材的分析,挖掘民族素材与狂想曲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民族素材提炼为主题动机的作曲技法。
  其三、核心音调在全曲中的展开,探索核心音调在四首狂想曲中的贯穿,总结王建民新的创作技法的运用。
  全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国内与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和把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内容、原则和方法,为论文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2)个案研究法:通过王建民四首狂想曲的研究,得出他独特的作曲技法。(3)访谈法:对王建民进行访谈,以期获得其作品的第一手资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