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花蒿品系比较试验及种子繁殖体系构建的研究
【6h】

黄花蒿品系比较试验及种子繁殖体系构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1黄花蒿生理的研究

2黄花蒿种质资源研究

3黄花蒿栽培的研究

4黄花蒿育种方面的研究

5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1.1品系比较试验材料

1.2分期播种试验材料

2试验方案

2.1田间材料的种植

2.2观察项目

3测定方法

3.1各品系生长特性的观察

3.2青蒿素含量的测定

3.3黄花蒿花和种子的显微观察

3.4黄花蒿自交不亲和试验观察

结果与分析

1黄花蒿四大品系的生物学特性

1.1黄花蒿各品系生育期的观察

1.2黄花蒿各品系苗期生长特性

1.3黄花蒿各品系营养生长期的形态特征

1.4黄花蒿开花结实期生长特性

2黄花蒿四大品系的青蒿素含量及产量

2.1黄花蒿青蒿素含量的影响因素

2.2黄花蒿品系的青蒿素含量变化动态

2.3黄花蒿四大系统的青蒿素产量

3黄花蒿四大系统的总体特征

4黄花蒿的种子繁殖体系

4.1黄花蒿秋、冬季分期播种的生长特性及种子产量

4.2黄花蒿夏季分期播种的生长特性及种子产量

4.3黄花蒿种子繁殖田与生产田的比例

4.4黄花蒿自交不亲和试验

讨论

1轮回选择法在黄花蒿育种中的应用问题

2黄花蒿四大系统的区域适应性问题

3关于黄花蒿自交不亲和的利用问题

4黄花蒿种子繁殖体系构建的问题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对应用轮回选择法经过优中选优得到的黄花蒿JS、CQ、CS、GX四个系统的8个株系(即育种系)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并对种子繁殖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果: GX、CQ系统植株高大,CS的次之,JS的最矮;GX、JS系统的茎较粗,节间距长,CS的次之,节间距短,CQ的茎最细,节间距中等;CS和GX系统的茎枝夹角较大,JS和CQ系统的夹角较小;CS系统的分枝数最多,CQ和GX系统的次之,JS系统的最少;JS系统和CQ系统株型紧凑,前者叶片多为狭裂紧密小叶型,后者多为狭裂紧密大叶型,CS系统和GX系统的株型较为疏松,前者叶片多为宽裂紧密小叶型,后者多为宽裂紧密大叶型。 黄花蒿四个系统中,以CS系统的青蒿素群体含量最高,达0.921%,变异系数较小,为10.5%;JS系统的次之,为0.912%,变异系数最大,为21.3%;GX系统的群体含量为0.811%,变异系数最小,为8.9%;CQ系统的含量稍低,为0.797%,变异系数为12.6%,各个系统的青蒿素群体含量均比较高且较稳定。干叶产量以GX系统的最高,CQ系统的次之,CS和JS系统的较低。青蒿素产量以CS系统的最高,为1.580 kg/667m<'2>;GX系统的次之,为1.567 kg/667m<'2>;JS系统和CQ系统的较低,分别为1.477kg.667m<'2>和1.368 kg/667m<'2>。 通过逐年的选择,高含量及较高含量单株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育种系的平均含量在逐年提高和稳定,从0.778%升高到0.862%,变异系数有所下降。各育种系间,青蒿素群体含量相差较大,在1%水平达到显著,育种系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变异幅度,5.80%~17.34%不等。2006年通过选择得到的较优株系有:0600l(JS,1.021%)、06011(CS,0.960%)、06008(CS,0.923%)、06002(JS,0.892%),这些株系相对于其他株系有较高的群体平均含量,变异系数较小。 从生产种子的角度出发,黄花蒿的最适播种期是5月10号之前,播种越早,种子的产量越高,越冬播种的材料植株种子产量最高。5月10日~6月5日之间是黄花蒿种子的播种安全期,6月5日是黄花蒿种子的播种临界期,在之后黄花蒿种子不能成熟。正常播种的黄花蒿种子繁殖田与生产田的比例为1:6000以上,1亩苗床播种1kg黄花蒿种子能满足300~500亩生产田的用苗,其苗床面积与生产田面积的比例为1:300~500。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