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大洪山旅游区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
【6h】

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大洪山旅游区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旅游规划方法的研究

1.2.2 国内旅游规划方法与思想的发展史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旅游规划方法

2.1 文化生态系统

2.1.1 文化生态理论

2.1.2 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文化生态系统

2.2 旅游规划内容的文化生态解析

2.3 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旅游规划方法构建

2.3.1 旅游规划的基础系统与文化背景

2.3.2 旅游规划的战略系统与文化功能

2.3.3 旅游规划的关键系统与文化传播

2.3.4 旅游规划的辅助系统与文化保障

3.大洪山旅游区基础系统的文化生态解析

3.1 规划区背景的文化生态解析

3.1.1 规划区背景分析与文化源地

3.1.2 大洪山旅游区主要背景要素的文化解析

3.2 旅游资源的文化生态解析

3.2.1 资源要素与文化内涵

3.1.2 大洪山旅游区旅游资源要素的文化生态解析

3.3 客源市场的文化生态解析

3.3.1 大洪山旅游区与客源市场的文化“推——拉”模型

3.3.2 大洪山旅游区与市场需求的文化“推—拉”分析

4.大洪山旅游区战略系统的规划设计

4.1 文化导向与大洪山旅游规划战略思想

4.1.1 文化导向功能对旅游规划战略思想的作用

4.1.2 文化导向下的大洪山旅游规划战略的制定

4.2 大洪山旅游区的文化内核及其主题定位

4.2.1 文化内核在主题定位中的作用

4.2.2 大洪山旅游区文化内核分析

4.2.3 大洪山旅游区核心文化整合与主题定位

4.3 文化体验与大洪山旅游区的空间布局

4.3.1 文化体验过程与战略布局的关系

4.3.1 基于逍遥文化体验的大洪山旅游区的空间布局

5.大洪山旅游区关键系统规划设计

5.1 大洪山旅游区文化载体与产品策划

5.1.1 文化对旅游产品策划的作用与影响

5.1.2 四种文化路径指导下的大洪山旅游区的产品策划

5.2 文化传播与大洪山旅游区的旅游营销

5.2.1 基于文化传播的旅游营销模式

5.2.2 基于文化传播的大洪山旅游区“逍遥楚天”C-P-M营销模式

6.研究结论

6.1 本文的创新点

6.2 本文的主要结论

6.3 论文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旅游规划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理性的物质性旅游规划越来越不能满足旅游发展之需。鉴于当前旅游的物质性开发、以及急功近利的开发思想对旅游地造成了建设性破坏,规划者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政治沿革、社会传统”等人文因素在区域旅游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这些用“文化生态”引领旅游发展的研究及其所形成的方法为旅游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大洪山旅游区由于行政区划等历史原因所造成的三个景区分治的问题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旅游业发展严重受制。虽然经历了多次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但规划内容、主题定位与旅游形象设计等各自为政,终究没能从源头上解决大洪山旅游区发展所存在的主题分割、空间分治、形象分散等问题,使大洪山旅游区的发展仍然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本文用一种新的视角来认识和解决大洪山旅游区存在的问题,为大洪山的整体有序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文章将文化生态学的有关理论与旅游规划的方法相结合,将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应用于大洪山旅游区的规划实践中,以实证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确定了本文研究对象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国内外旅游规划方法和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对主要的旅游规划思路与方法的演变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构建了大洪山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旅游规划方法与体系,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旅游规划方法与体系包括规划背景系统、规划战略系统、规划关键系统、规划辅助系统四个部分,分别对应文化背景系统、文化功能系统、文化关键系统、文化保障系统。
  第三章对大洪山旅游区背景系统中的背景要素、资源要素、市场要素进行文化生态解析。探讨了大洪山背景要素与文化源地的关系,资源要素与文化内涵的关系,市场要素与文化需求的关系,并进行了大洪山旅游区规划与客源市场的文化“推—拉“分析。
  第四章对大洪山旅游区的战略系统中的战略思想、战略主题、战略布局三个要素进行研究和规划设计。探讨了文化导向下大洪山战略思想的制定;整合了大洪山区域的佛教文化、福地文化和好汉文化,对规划区做了“逍遥楚天”的主题定位;以旅游者对“顺天时、占地利、得人和”的体验过程为主线对大洪山的空间做了针对性布局。
  第五章对大洪山旅游区关键系统中的产品策划和形象营销两个要素进行了研究和规划设计。探讨了产品策划与文化载体的关系,旅游产品策划与设计实际上是文化载体的设计,设计方法包括文化整合、文化再现、文化创新和文化分析四条路径,并应用这四种路径对大洪山的旅游产品体系进行了设计。旅游形象设计与营销实际上是旅游文化的传播,基于C-P-M(文化—产品—营销)的模式,设计了大洪山旅游区“逍遥楚天”的旅游形象,根据“逍遥楚天”文化内涵针对性设计了大洪山旅游区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方式。
  第六章为研究结论,阐述了本文的创新点、主要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