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年我国义务教育均衡指数时序变化研究
【6h】

近年我国义务教育均衡指数时序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概念界定

1.4.1 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的内涵

1.4.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1.4.3 指数与义务教育均衡指数的内涵

2 义务教育均衡指数测算基础

2.1 教育均衡指标体系综述

2.1.1 国际教育指标体系综述

2.1.2 国内教育指标体系综述

2.1.3 义务教育均衡度测算方法综述

2.2 义务教育均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 义务教育均衡评价指标选取的指导原则

2.2.2 义务教育均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3 义务教育均衡指数测算方法

2.3.1 义务教育均衡指数计算方法综述

2.3.2 本研究选用方法

3 义务教育均衡指数测算

3.1 义务教育宏观体系均衡指数时序变化情况

3.1.1 义务教育均衡总指数时序变化情况

3.1.2 义务教育机会均衡指数时序变化情况

3.1.3 义务教育质量均衡指数时序变化情况

3.1.4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时序变化情况

3.1.5 义务教育成就均衡指数时序变化情况

3.1.6 本节小结

3.2 义务教育中观体系均衡指数时序变化情况

3.2.1 义务教育均衡总指数时序变化情况

3.2.2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指数时序变化情况

3.2.3 区域义务教育均衡指数时序变化情况

3.2.4 群体义务教育均衡指数时序变化情况

3.2.5 学校义务教育均衡指数时序变化情况

3.2.6 本节小结

4 义务教育均衡指数时序变化分析

4.1 影响义务教育区域均衡指数时序变化关键指标的区域比较分析

4.1.1 义务教育预算内生均经费区域不均衡分析

4.1.2 义务教育生均教育事业费区域不均衡分析

4.1.3 义务教育生师比区域不均衡分析

4.1.4 本节小结

4.2 义务教育均衡指数时序变化与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相关性分析

4.2.1 弹性系数

4.2.2 义务教育均衡总指数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弹性系数分析

4.2.3 义务教育均衡总指数对财政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的弹性系数分析

4.2.4 本节小结

4.3.1 OECD数据库

4.3.2 我国小学净入学率国际比较分析

4.3.3 我国初中毛入学率国际比较分析

4.3.4 本节小结

5 总结

5.1 结论与展望

5.2 措施与建议

5.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教育均衡作为一个普遍性难题,长久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而义务教育均衡则是教育均衡的重点,是教育公平的基础和表现形式。而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义务教育的均衡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推进其发展,首先要监测其发展进程,清楚其发展瓶颈。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指标选取原则和理论指导,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义务教育均衡评价指标体系。并大量参阅相关统计年鉴的数据,借鉴测算人类发展指数的方法测算我国1995-2013年间的义务教育均衡指数。旨在监测近年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的同时,探究其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本研究通过两个体系八个维度测算了近年我国义务教育均衡指数。发现无论是在宏观体系还是在中观体系,我国义务教育均衡指数均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然则,当落实到具体八个维度的指数时,却发现不同指标的指数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教育机会均衡指数已达到了比较高的数值且其变动幅度较小,长时间处于稳定上升的状态。而区域均衡指数在1995-2013年区间段内处于停滞不前的平台期,且近年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将我国适龄儿童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与OECD数据库中收录的其他国家对应指标值的比较分析中发现,我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确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对区域均衡指数的构成指标作进一步的比较探究时发现,义务教育经费、事业费投入和师资配置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间的差距很大。东部地区的经费资源和教师资源都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中部区域义务教育经费资源匮乏较为严重,西部地区师资配置匮乏较为严重。在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指数与财政投入的相关性探究中,发现财政投入的持续增大并没有推动义务教育均衡的持续发展。反而经费投入的区域不均衡程度在持续加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